谭玉伟陶瓷印作品展在淄博展开

来源:瓷库中国 2013-09-26
阅读量:1627

    近日,由淄博陶瓷印研究会主办的“一为”——谭玉伟陶瓷印作品展在淄博陶瓷印研究会展开。本次展会将于2013年10月1日结束。

 

 

 

 

    提起篆刻,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刻在各种石料、木头、铸在金属上的印章,就会想到各种体式的篆字。然而,很少有人听说过陶瓷印章,当然从事陶瓷印章造型与篆刻创作的艺人更寥寥无几。淄博市的陶瓷艺术大师谭玉伟,多年来,一直从事书画、陶印篆刻艺术的创作。身处瓷都淄博,陶瓷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资源。在别人用陶瓷生产日用品和建筑材料之时,他却尝试着用这种资源开辟另一个艺术世界――他萌生了一种想法,能否用陶瓷来替代叶腊石类印材,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效果?或再现原始?

 

    谭玉伟把陶瓷材料固有的特性和叶腊石类所不具备的多种特质,融合进篆刻艺术,这需要多方面的文化因素纳入,比如文学艺术、雕塑艺术。这都是陶瓷与篆刻结合后,能够包容的优势。他所追求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巧妙地整合压缩进方寸之中,使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点,透射出深刻的传统文化光彩。在这被扩展的文化容量中实现艺术品的唯一性――孤品价值。

 

    对于谭玉伟来说,用陶瓷创作印章不是他脑子“灵光一闪”的结果,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制印的源头竟然就是陶器。

 

    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在陶器上使用拍打压印纹饰的方法,而具有印章功能的陶拍的产生,更加说明这种独立的圆形或方形的陶拍,犹如一方圆形或方形的印章,压印在半干湿的陶坯上,这无疑就成了印章的最初形态。“可以说,陶与印是相伴而存、相合而生的。”

 

    谭玉伟是从篆刻艺术触及陶瓷的,这种“先入为主”的创作方式决定了对待陶瓷材料的不同艺术创作理念,明显带有篆刻家对“金石气”追求痕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先生,看了谭玉伟的作品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欣然赠言:“你选择陶艺创作的路很好,很正。立足本土,传统,时代,个性全面发展。特别坚信向民间陶瓷文化学习,吸取,定会成功。”从而我们也可看出,以陶瓷印形式创作大型题材,有着自身优势。那种通过作者对陶瓷材料施予的自由塑造,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各种艺术相互交融。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