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书

来源:《陶城报》 2013-04-27
阅读量:2957

    女儿平时住校,周五放学回家,星期天晚饭后再回学校。有时老师也会交待些小作业,让学生家长来完成。这回女儿告诉我:老师要家长推荐几本学生的课外书,并填写在调查表上,回校后要交给老师。我一下子还想不起,这二十多年里,看过什么适合推荐给中、小学生看的好书。迟疑了好一会,才从以前的记忆中翻出几本书,写在表格里:《欧阳海之歌》、《人生》、《平凡的世界》、《十万个为什么?》。

    我小学三年级时,那时全家还下放在农村。妈妈给我买的第一本启蒙小说就是《欧阳海之歌》,对它我可是爱不释手。小手把书翻了好多遍,页面角都卷成浪花状,封面脱落还用米饭粘牢过。尤其书中欧阳海想去参军那段,真是记忆犹新。军人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里是完美高大的,每当村里有人参军,戴上大红花,那是多么的光荣呀!以至于高中毕业后我首个愿望就是想当兵。要不是上大学,这个愿望准能实现。

    父亲是党员干部,因此家里有很多的政治理论书籍,但难看懂,所以很少看。倒是《十万个为什么?》提起了我对大自然的兴趣,现在还记得几句书中的谚语: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上大学后,我订的杂志在班上算是最多的,有《美术》、《人物》、《诗歌》、《收获》、《俄苏文学》、《英语》。当然都是大家轮着看,很多时候,杂志最后也不一定到得了我手里。印象较深刻的是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还有梁晓声、张贤亮、舒婷等作家的作品。工作几年后,才开始读《毛泽东选集》,后来又重看,它是一本经典作品。书、电影和音乐对我成长的影响很大,因此也变得感性一些。我更愿意用美好的、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社会和人生。

    多年前,公司技术部门招收大学生,由我去面试录用。我问的问题几乎与专业无关,我更关心他们业余时间或假期在干啥,有什么爱好。记得有一位叫李俊的非陶瓷专业的毕业生来应聘,告诉我说,他是广东人,四年的假期都没有回过家,因为家里是偏远的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假期他都做家教或做点零工,赚取学杂费用,减轻家里的负担。平时最爱看的书是《平凡的世界》。我问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他说书中的主人公就好像写的是自己,所以很喜欢。我被他感动了,心里很喜欢他,但没有流露在脸上,只是说你来吧,要有吃苦的准备。他兴奋地说:我在农村长大,不怕吃苦。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也为他高兴。从他一双骨节粗大、强壮有力的手可以看出:他吃过苦、也能吃苦。

    我喜欢和有些文艺爱好,不怕困难,乐观,有冲劲、有追求的青年人在一起,他们会让你年轻、会让你进步,因为世界属于年轻人。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