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低迷、冷清、业绩下滑、需求不旺等是自金融危机暴发以来行内人士对市场描绘最多的用词。然而,刚刚过去的5·1,从各厂家斩获的结果来看,市场并没有预期想象的那么冷清,继“小阳春”之后,陶瓷市场随着夏季的来临,正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日渐回暖的迹象。
无论是从厂家还是经销商那里,笔者获得的信息多是目前国内市场销售正止跌反弹,大部分企业4月份的销售业绩同比仍有增长,5·1期间的促销虽然难以用火爆来形容,但大都业绩不俗,令人满意。本报今日刊发的北京、广州两大一级市场的调查报告,均反映出日前市场销售正逐渐回暖,最寒冷的季节似乎正抽丝剥茧般渐行渐远。而出口市场4月份的数据还未公开,但广东3月份同比就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红五月的来临,陶瓷市场虽然未能呈现去年同期旺销的格局,但却已止跌反弹,开始出现了缓慢增长的态势。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清明淡季之后市场出现的阶段性反弹及促销风暴带来的假日高潮。事实上,根据往年的经验,每年的5月份都是陶瓷产品旺销之际,如果这样的势头得以保持,那么去年下半年至清明前的一段时间,则极有可能成为此轮金融危机的市场低谷,陶瓷市场将开始迎来逐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然而,对目前市场回暖的信息,只能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佛山产区,虽然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产销平衡、缓步增长,但仍有不少企业、不少品牌未能走出低谷,不但生产线开工不足,而且出现了人才大流失、业绩大滑坡、突围无起色的忧心局面。南庄几家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大型陶企,至今仍未见好转迹象,在产销失衡、业绩下滑、人心不稳的困局中举步维艰,无力自拔。这类企业在市场上升阶段,其优良业绩掩盖了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端,而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又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在市场回暖之际不能抓住机会,化危为机,自然成为此轮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
“春江水暖鸭先知”。来自终端经销商、销售人员对市场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更为真实。无论是三四级市场的旺销还是一二级市场的反弹,都折射出曾经阴云密布的市场正迎来春暖花开的喜人景象。而山东、四川、江西产区的陶瓷企业,早在去年底最寒冷的季节就逆势走红,其在三四级市场的热销程度远远好于佛山产区。因此,随着陶瓷旺销季节的到来及促销高峰引发的热销势头,国内一二级市场正逐步回暖,佛山产区大部分中高端品牌也日渐上升,5月份正成为陶瓷行业缓步上行的关键时刻。
但是,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尤其是美国经济年内触底预期不高的影响,陶瓷行业在近两年内重新回到金融危机前的高速增长状态可能性并不大,再加上日前暴发的H1N1病毒已蔓延至全球,无可避免地会对刚有起色的出口贸易带来更大的难度及更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于5月开门红的态势,一方面是对行业回暖信心的提升,一方面仍需保持谨慎与理性。(作者:王力)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