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8月18日的佛山热浪依旧,这一天是鹰牌陶瓷一年一度的品牌日和长青日,也就是鹰牌人所说的“818”。
在鹰牌总部展厅内,比热浪还火热的“青春鹰牌·主播之夜”2025鹰牌集团51周年生日会(以下简称“主播之夜”)隆重举行,却不见传统庆典的歌舞升平。取而代之的,是天安新材、鹰牌集团董事长吴启超与来自湖南、新疆的鹰牌网红经销商同台分享直播心得,是鹰牌集团高管团队与一线销售人员同场比拼带货能力,是鹰牌全国各地主播用方言送上祝福。
如此别开生面的生日晚会,成为鹰牌加盟天安新材以来战略转型的集中展示。
而天安新材于8月14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已经标志鹰牌战略转型的初见成效。上半年,天安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3.97%,净利润同比增长16.59%;其中,以鹰牌为核心的建陶板块,更是以超2030万平方米的销售量、6%的同比增幅逆势上扬。
在中陶君看来,主播之夜和鹰牌战略转型能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得益于顶层躬身,即从董事长IP开启到全员主播打造的战略抉择。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当天晚会现场,吴启超引用凯迪拉克汽车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回顾了三年前开创微信视频号“启超智荟”的经历。彼时,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董事长亲自上阵打造个人IP,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也需要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洞察。
但“启超智荟”开启的意义远不止于个人IP的打造。继吴启超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之后,鹰牌集团高管团队集体“触网”——集团总裁陈贤伟、副总裁陈方根等人纷纷打造个人IP,形成了独特的高管新媒体矩阵(陈贤伟的视频号为“HI小伟哥”,陈方根的视频号为“鹰牌根叔”),在建陶行业颇具影响力。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彰显了鹰牌集团顶层设计的战略决心。
来自终端的鹰牌经销商更是在全员主播战略实施过程中直接收获了成果。湖南邵阳经销商王鑫在主播之夜现场分享时表示,“成功运营后即使停播一月,后台咨询依然不断,询问如何卖砖,如何做短视频。”新疆经销商徐开发的经历则印证了总部赋能的价值,“在总部帮扶下持续直播,把产品特点、品牌优势和自己的渠道开发能力结合起来,终获流量回报。”
新媒体持续性的流量效应,是传统营销模式难以企及的。
二是得益于体系赋能,即为“陶瓷+大家居”战略护航的三维协同架构。
天安新材和鹰牌集团的创新不止于主播之夜表面上的热闹,其底层是坚定的战略定力。
自加盟天安新材以来,鹰牌便确立了“陶瓷+大家居”双轨并行战略。该战略不仅是产品线的拓展,更是从单一建陶制造商向健康人居服务商转型的整体性变革,其执行落地需要强大的系统性支撑。
2024年9月,广东财经大学团队撰写的《做难而正确的事——天安新材以资源编排打通创新之路》案例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成为建陶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管理实践。该案例揭示了天安新材入主鹰牌集团后,如何通过构建“营销前台、赋能中台、支持后台”的三维协同组织架构,来支撑“陶瓷+大家居”战略的实现,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其本质是为前端营销提供系统性支撑:“赋能中台”为经销商提供数据、工具、内容和策略支持,帮助他们同时卖好瓷砖和墙板、地板等新材产品;“支持后台”则保障从陶瓷到大家居产品的供应链、研发和管理的稳健运行。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抱团取暖的时代已然来临。在建陶行业的寒冬之下,厂家和经销商最需要体系化赋能的抱团取暖。主播之夜上所展示的,正是鹰牌集团的体系赋能运行良好的外在体现,从总部主播到经销商主播,都能在这个体系中获得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和支持。
三是得益于文化重塑,即利他基因之上的组织活力。
鹰牌战略转型的深层动力,来源于独特的企业文化。鹰牌的前身是1974年为解决待业人员和“四残”人员就业而办的石湾工艺美术组,利他精神从一开始就刻在企业的基因里。在天安新材收购鹰牌后,吴启超重新梳理了其企业文化,将“利他”基因明确写入,并注入了“开放、坦诚、公平”的新鲜血液。
这种文化在鹰牌战略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建陶行业的低迷期,当许多企业的变革遭遇渠道阻力时,鹰牌却能够获得经销商的积极响应,是因为其转型不是单方面要求经销商适应变化,而是通过总部赋能、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方式,与经销商共同成长。
主播之夜“云庆生”环节,全国各地鹰牌人用方言送上祝福,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四是产品创新,即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
任何营销战略的成功,都离不开产品创新的支撑。近年来,鹰牌推出的“中国瓷”系列,以“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中国传统陶瓷代表性色彩纹样为灵感,用现代工艺将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
但与其他品牌的产品不同,“中国瓷”的创新超越了形式,直接让瓷砖与瓷器“发生关系“,凭借先进工艺技术将古代经典瓷器的神韵复刻到砖面。这种深度的文化挖掘,不仅为鹰牌新媒体营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让其产品具备了独特的文化辨识度。鹰牌集团总裁陈贤伟曾经指出,“立足陶瓷,以文化与艺术、工艺与技术,走差异化路线是鹰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以“中国瓷”为代表的鹰牌产品的成功,不仅是产品创新的成功,更是文化战略的成功。
51岁的鹰牌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为其“陶瓷+大家居”战略转型路径提供了生动注脚,也为建陶行业带带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转型需要顶层设计的战略定力与躬身入局。高管的躬身入局,不仅是示范效应,更是鹰牌对“陶瓷+大家居”等新战略决心的最好诠释。
启示二:转型需要构建赋能新战略的协同体系。鹰牌的“陶瓷+大家居”双轨并行战略绝非产品线的简单叠加,而是涉及组织架构、供应链、研发和营销体系的深度重构。
启示三:转型需要以利他文化凝聚新生态伙伴。从卖瓷砖到提供大家居解决方案,意味着要从与经销商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利益共同体”,“开放、坦诚、公平、利他”的价值观是确保鹰牌与经销商、设计师等新生态伙伴合作共赢的“粘合剂”。
启示四:转型需要为核心战略打造拳头产品。“陶瓷”是根基,“大家居”是延伸,鹰牌如果没有像“中国瓷”等能巩固主业核心优势的拳头产品,再好的转型战略难以变现成功。
启示五:转型需要坚守长期主义,拒绝短期诱惑。鹰牌的“陶瓷+大家居”双轨并行战略已正式实施三年,期间必然经历诸多挑战和诱惑,但其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回报。
在建陶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鹰牌的逆势增长堪称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场晚会的热闹,更预示着传统制造行业在面对时代变革时的应对之道:不是被动适应,而是主动引领;不是表面跟风,而是深度重构。
这或许就是51岁的鹰牌能够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