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柔光砖翻车!有R角”“避雷某某品牌!R角”“瓷砖踩坑,水波纹严重”“天塌了!全屋R角辊棒印”“装修完两眼一黑,全是R角”“灾难现场,辊棒印严重”“看这水波纹,房子都不想要了”......
你是不是也刷到过类似的小红书笔记?
让全网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水波纹、R角、辊棒印到底是怎么来的?选购时如何辨别和避免?它到底算不算质量问题?售后维权有没有用?
今天这篇文章,中陶君将通过“十问十答”来聊透这个话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问:怎么看瓷砖有没有水波纹、R角、辊棒印?
答:水波纹一般是指亮面砖在光线反射下,砖面出现类似水面波浪纹状的现象;R角是指瓷砖边缘出现向下塌的弧度,俗称塌边;辊棒印是指瓷砖在光线斜照下,砖面出现条状的连续凹凸形扭曲。以上三种现象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出来,只是不同角度和不同光线呈现的视觉效果会有明显差异。
问:水波纹、R角、辊棒印是怎么产生的?
答:三者的成因较为复杂,有共通之处,也有所差异。
水波纹的主要成因是釉料熔融状态的流动性。瓷砖表面的釉料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具有熔融流动性,釉料在熔融态下受重力、表面张力及窑炉内气流影响,会产生微小的、类似水波的起伏纹理。而全抛釉一类的亮面砖表面需要淋一层0.5-0.8㎜透明釉,由于釉层过薄,无法采用硬抛工艺,只能使用软磨具抛光,抛光力度和转速较低,因此极难达到镜面效果。
R角的主要成因在压制成型这一环节。压机在冲压砖坯时底坯朝上,模具需要R角才能更好地完成脱模;此外,瓷砖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坯体会有一定收缩,边缘处容易出现向下塌的微弧度。这点在以前的仿古砖、瓷片产品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厂家通过做大模具,在磨边时打磨掉这部分塌边,有效减少R角现象。
辊棒印的主要成因在瓷砖生产的传动过程。瓷砖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辊棒作为支撑,将砖传输进各种喷墨机、窑炉、抛光机等设备,一旦砖的骨架不够硬,就会在辊棒的作用下出现凹棒印或凸棒印的变形,在视觉上产生2条或以上的平行凹痕。其本质是辊道窑这种高效率、大规模烧成技术不可避免的工艺痕迹。
问:选购瓷砖时如何避免水波纹、R角、辊棒印?
答:首先,装修选砖不能偏信线上商家的效果图,哪怕商家能提供产品小样,其局部的平整度表现也不能作为最终铺贴效果的参考依据。
其次,想要想避免选购到水波纹、R角、辊棒印严重的瓷砖,最好到线下门店看实物,用两片以上的瓷砖拼在一起,借光线辅助进行观察。
最后,验货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收到瓷砖之后千万别着急铺贴,必须要仔细查验后再签收,如果发现严重的水波纹、R角、辊棒印问题,先和商家协商处理方案。
问:水波纹、R角、辊棒印到底是不是质量问题?
答:前文在分析三者成因时,都提到了生产工艺的固有特性和无法杜绝的技术局限,因此,绝大多数水波纹、R角、辊棒印应该归类到较为常见的瑕疵和缺陷,不能直接等同于品质不过关。
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来看,瓷砖的平整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例如《GB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要求中规定,地砖平整度偏差需小于±0.2%且最大值不超过2㎜,不超过这个范围均为合格的产品。
也就是说,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距离、光线、视角),如果水波纹、R角、辊棒印等瑕疵并不明显,铺贴后的整体装饰效果也过得去,且不影响瓷砖核心功能(坚固耐用、易于清洁、提供装饰表面)的正常使用,都不能判定为质量问题。
问:为什么近年来瓷砖水波纹、R角、辊棒印现象越来越普遍?
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很多从业者给出的解释,大多是市场端的价格内卷倒推生产端降成本、降标准、降品质,导致瓷砖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下消费者对高品质瓷砖产品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大家都希望在同等价位里,选到更高品质的瓷砖,为此恶补了大量的瓷砖知识科普,因此关注到以前大家忽略或习以为常的瑕疵。说白了,就是消费者的眼光变得更加毒辣和挑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推波助澜。部分博主为了获取流量,有意将水波纹、R角、辊棒印的问题夸大,过度批评该现象,煽动情绪、制造焦虑;而消费者出于从众心理,也认为瓷砖但凡有一丁点不平整,装修就全毁了,于是他们将这些现象视为蛇蝎,甚至到了人人喊打的的地步。
问:在签订购砖合同时增加一个条款,要求承诺产品无水波纹、R角、辊棒印,否则全额退款。这一条款能否作为后续维权的依据?
答:事实上,完全平整的瓷砖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描述过于绝对且不严谨,建议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引用所依据的产品标准(如GB/T 4100-2015附录G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并约定具体的验收方法和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值),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判定的争议。
此外,买卖协议的签订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有些消费者单方面提出严苛的条件,甚至要求铺贴完瓷砖,验收没问题再结清尾款,大部分诚信经营的商家是无法接受的。而这种违背市场规则的买卖关系,只会让消费者走向以次充好、虚假承诺的深坑。
网上还有个别分享维权经验的帖子提到,哪怕最后市监局判定该批次瓷砖检测合格,也可通过消协介入,主张“影响美观”来索取经济补偿。但事实证明,这个方式很多消费者尝试过后发现根本行不通,最后只能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更新一些“避雷贴”,一个不小心就踩中商誉侵权的红线。
问:新国标《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拟将辊棒印、R角纳入质量分级,是不是意味着后续这些问题会被明确判定为质量问题?
答:《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GB/T 45817-2025国家标准中确实明确了辊棒印的检测方法,原理是用陶瓷砖辊棒印检测仪测量陶瓷砖边缘300mm范围内的波谷深度,随机选取5块整砖进行试验,每块砖都要测4个边的数值,最终以最大数值作为该款瓷砖辊棒印的数值。如果数值≤0.18 mm,则试验瓷砖属于最高等级5A级;数值≤0.23 mm,则为4A级;数值≤0.28 mm,则为3A级。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并非强制性执行标准。不标注5A、4A、3A等级的产品,仍然和之前的产品规范无异,水波纹、R角、辊棒印不能被明确判定为质量问题;标注了5A、4A、3A等级的产品,如果平整度的检测指标不符合以上规范,商家可能会受到取消评级或降级等惩罚。可以这么说,新国标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权威标准的保障。
问:市面上的超平釉瓷砖,真的没有水波纹、R角、辊棒印吗?
答:从技术层面来看,水波纹、R角、辊棒印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却是可以通过优化原料配方和烧成制度来减弱这一现象。市面上的超平釉瓷砖,便是基于这一研发思路而诞生的。
例如威尔斯陶瓷采用厚釉深抛的瓷砖制备工艺,经多层次釉料组合,最后再淋施透明耐磨釉,增加釉层厚度,并通过调整透明耐磨抛釉的配方组成、选择生料釉的制备工艺、优化烧成工艺等技术手段,解决了厚釉深抛工艺存在的釉面耐污性、耐磨性下降的问题,成功研发出纯平、耐磨、玉质感强的玉质石系列。
但要注意的是,随着超平釉的市场热度被推高,一些商家会将其作为营销噱头,把普通的产品包装成超平釉瓷砖。尤其是打包票“绝对没有水波纹、R角、辊棒印”的商家,消费者要注意辨别,不能轻信。
问:便宜的瓷砖,一定会有水波纹、R角、辊棒印吗?
答:低价瓷砖多为走量产品,厂家为压缩成本可能放宽品控标准,导致缺陷率上升。但并非所有低价砖都有明显缺陷,个别总成本领先的厂家仍能通过优化工艺控制质量。
但是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价格和品质肯定是挂钩的。便宜的瓷砖虽然不一定会有水波纹、R角、辊棒印,但出现这些现象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
问:接受不了一点水波纹、R角、辊棒印的强迫症患者,装修要选什么瓷砖?
答:曾经被称为“地砖之王”的抛光砖,表面平整度就是非常优秀的,在多道抛光工序下,这类产品基本很少出现水波纹、R角、辊棒印的问题。但由于生产工艺限制,抛光砖花色过于单一,慢慢便没落了。
华东品牌斯米克磁砖,目前仍然保留“玻化石”品类的产品,并通过技术研发和工艺迭代不断推陈出新,其最新一代玻化玉产品在市面上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中陶君曾在展会上看到过该系列产品,镜面效果确实惊人,灯带反射在砖面上,几乎没有出现形变。
如若真的一点水波纹、R角、辊棒印都接受不了,也可以选择水磨石、自流平之类的装饰材料。但还是要提醒大家,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所取舍,选择物理性能优越的瓷砖,就要接受其装饰效果的小瑕疵;选择平整度更高的水磨石、自流平,就要接受其更高的造价或者更短的使用寿命。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