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仅增7条!从狂热到理性,岩板发展迈入新阶段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5-08-05
阅读量:1355

当岩板还炙手可热时,生产线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产能过剩的问题随之显现,陶企被迫踩下“刹车”。

当热潮褪去,岩板的质量、交付、落地等一系列问题也浮出水面,仍在坚守这一领域的陶企,则在持续优化岩板的全产业链。

这也意味着,岩板如今已步入理性的发展期。

 

全国仅有7条岩板生产线点火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各地仅有约7条岩板生产线点火。

7月29日,安阳贝利泰陶瓷的高品质岩板生产线在内黄县点火投产。

该生产线总投资2.3亿元,可生产最大1800×3600mm、厚度6-30mm的全系列岩板,支持柔性定制。通过Here4.0智能控制系统与ERP系统融合,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高效低成本,并显著降低能耗。

该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数亿元,创造500余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当地物流、包装、技术服务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

7月13日,由山东画漫天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金澳达超级岩板工厂开工奠基仪式在山东临沂举行。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5亿元,一期投入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专注于生产1800×3600mm这一超大规格岩板产品,填补北方市场高端大岩板规模化生产的空白。项目一期预计在今年11月即可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2000万㎡

2月28日,领航企业智能岩板生产线在广东肇庆生产基地举行点火仪式。该生产线引入科达岩板柔性成型系统,高效节能智能超宽体窑、大板智能抛光线等设备,主要生产900×2700mm、1200×2700mm、1200×2400mm,厚度3-15mm等规格高端岩板产品,设计日产量30000㎡。

2月19日,强辉精工瓷砖高品质岩板瓷砖智能窑生产线点火仪式在肇庆生产基地顺利举行。

如今,岩板品牌已不再比拼生产线的数量,而是聚焦于岩板的质量、交付、应用等难点。

 

部分陶企坚持深耕岩板领域

除了新建、改造岩板生产线,部分陶企针对岩板的设计应用、运输、深加工、铺贴安装等环节做出了优化、完善。

7月23—24日,在战略营销峰会上,新明珠岩板构建出“1+3+N”模式,从“材料供应商”向“生态主”转型,着眼于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美好空间解决方案”。

品牌定位上,基于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洞察,新明珠岩板聚焦于“高端大宅之选”。而支撑这一战略的,是新明珠岩板“创新产品+设计美学+数智化交付”的三轮驱动闭环。

其中产品是一套传递产品价值的“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成为岩板的“第二生命”,数智化交付则用AI设计软件、全流程自营服务,解决了行业“落地难”的痛点。

另外,新明珠岩板通过数智化工具包的普及,将复杂的岩板交付流程标准化、可视化。这不仅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落地难”痛点,也让经销商具备了承接大单的底气。

为保障“1+3+N”模式在全国落地,新明珠岩板推出四大保障体系,形成了 “品牌-产品-数智-渠道” 的全维度支撑。

6月5日,马可波罗曲面岩板相关专利技术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该项专利在陶瓷岩板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解决了现有曲面陶瓷岩板成型设备无法实现多件相同或不同弧型岩板同时弯曲成型生产的问题,提高了曲面陶瓷岩板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能源损耗。专利技术已经应用于曲面陶瓷制造设备中,用以生产轻纱鱼肚白系列陶瓷岩板、洪堡橡木系列陶瓷岩板等多个系列产品。

除此以外,新明珠岩板、德利丰岩板家居、凯莱仕岩板等品牌于近期推出多款岩板产品,涵盖多种规格、多种花色。

可以看出,为了应对产品同质化、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岩板品牌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升级。

 

岩板相关标准接连出台

发展回归理性后,岩板的生产、应用相关标准也陆续出台。

去年9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牵头起草的《陶瓷岩板》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陶瓷岩板》标准不仅规定了产品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还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特别强调了抗冲击性能、可加工性能和断裂韧性等关键指标。相比于普通陶瓷砖,陶瓷岩板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和家居材料,广泛用于与人近距离接触的环境,因此对其表面质量和平整度的要求更加严格。

2025年5月1日,《陶瓷岩板应用技术规程》正式施行,将进一步规范陶瓷岩板设计、加工制作、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为其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对促进陶瓷岩板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填补了陶瓷岩板应用标准的空白。

另外,《岩板产品质量等级标识》团体标准参编单位招募于近期启动。这一标准,将首次构建覆盖产品性能分级、标识可视化规范、检测方法标准化的完整体系,从物理性能(强度/耐磨/耐污)到化学性能(环保/抗老化),建立多维科学评价模型,让"优等品""合格品"有可量化的技术语言。

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施行,为岩板高质量发现奠定了基础,曾经野蛮生长的岩板市场逐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随着新质生产力等理念在陶瓷行业的深入实践,岩板正进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新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刘思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