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业“生产+研发”模式首现裂变

来源:亿房 2006-11-01
阅读量:2286
    “今届意大利陶瓷展览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展会反映出一个更高端的信息,即:陶业‘生产+研发’经营模式的裂变。”  

   一年一度的国际陶瓷“第一展”——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于9月底圆满闭幕。其极富感染力与空前热闹的场景之后,带给整个陶瓷行业的有兴奋,有喜悦,有振奋,更有无尽的启发与思考。虽然此次代表中国陶瓷参加国际陶瓷盛会的依然只有鹰牌陶瓷一家,但今年到意大利参观陶瓷博览会的国内观众却明显增多。在到场参观的2500多人当中,更多的人可能是在寻找国际商机,也有人在关注陶业国际流行趋势,以及国际市场上的营销手法等,而大部分人都可能难以发现今年展会在一如既往发布行业潮流风向的同时,也首次凸现出一个新型的行业发展趋势——陶业“生产+研发”模式首现裂变。并且此现象在经过意大利展后的近一个月时间“消化”,已得到不少国内外行业资深人士的认可。  

  意大利展依然发布陶业流行风向  

  据了解,作为世界陶瓷技术和制品行业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专业博览会之一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展每年有超过100,000专业观众前来领略展会所展新潮流趋势、产品技术革新,今次盛会136,000平方米展示面积亦然“座无虚席”,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世界一流陶瓷企业会聚一堂,用超前的设计、绚丽的色彩、巧妙的搭配引领着陶瓷界的最新潮流。该次展会在抛光砖、仿古砖等类别产品领域都发布有当今陶瓷界的最新国际化流行风向。  

  据参加意利展览会的专家介绍,整体来看本届意大利展览会,抛光砖虽然不是重点,但该产品的走高精尖路线上却非常清晰。从国际著名品牌萨克米推出的600X1200挤压成型抛光砖等新产品技术来看,陶业高精尖技术仍然掌控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家手中。并且在诸多方面反映出了国外建陶企业因为成本、环保等方面压力,正逐渐退出普通抛光砖大规模生产的市场舞台,而开始倾向高精尖技术路线。从这一点可见,中国抛光砖行业除了拥有大规模生产的规模优势外,一些实力不济或一般实力的企业将更加面临高精尖技术要求的考验。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突出优势才是以后能够稳固掌控市场的条件。  

  与此同时,本次展览会发布给业界一个重要的信息是仿古砖在未来市场将大行其道。在本次展会上不仅有99%以上的企业展示产品为仿古砖,而且大部分产品的表现在去年的纯“天然”、“石材”基础上,开始加入人工技术成份,比如在原来的“天然”主题之中加入设计元素,明显成为本次国际展会的一大特色。内墙砖、卫浴等也无一例外地显示着陶瓷行业新的进步与新的追求。 

  国内“金属釉”等新技术体现国际一流水平  

  纵观本届国际盛会展示产品,尽管我们会发现个性化不多是中国砖的一大特点,这点需要加强,也需要向国外学习。但我们以技术的眼光来看这次国际盛会,再会过头看我们国内的仿古砖技术,会发现尤其以“金属釉”为代表的中国陶瓷技术已完全领先于国际水平。  

  而根据中国仿古砖市场逐渐由“外销型”向“内销型”转变趋势来看,未来国内仿古砖的技术尤其外表表现风格仍要结合中国人的消费价值取向来确定,而非一味“崇洋媚外”。在这方面,我们行业很值得关注下由佛山龙舟陶瓷科技公司研制成功的“塞班沙岩”和“挪威森林”等几大系列产品,这几系列产品在不少专家眼中就很突出中国传统特色,适合中国人的消费眼光。更值得一提的是,由龙舟科技公司研制的金属釉相对当前国外技术显得更有潜力。其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一年前该公司就已经开始与西班牙著名专业研发机构合作,并且在今年已经由国内大型企业批量生产,无论产品所表现的图案、颜色、款式等设计风格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充分代表了中国金属釉产品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推出市场的产品不断引起销售高潮。  

  首次凸显陶业“生产+研发”模式裂变趋势  

  “透过本届展览会陶瓷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美丽光环,我们看到的是未来陶瓷业专业化分工趋势。”记者在采访不少参加意大利展的业内人士时,感觉除了产品信息外最具价值的便是这句话。同时这在策略人士的眼中也是国外陶业领先于中国的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我们从表面看,此次国际展会上所展示以萨克米代表的抛光砖品牌放弃大路货(低端)市场,向“高精尖”靠拢的同时,作为生产企业专门由拥有高标准工艺技术与成型技术的萨克米提供技术,德国专业机械技术公司提供相应的先进设备,形成了具有特别竞争优势的强强联合体,明显预示出了陶业竞争格局下新型的生产与研发裂变趋势。  

  与此同时,最近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半抛技术,比如龙舟陶瓷科技的“塞班沙岩”和“挪威森林”、简一的“羊皮砖”、楼兰的“原生木纹”都在专业技术影响下成为国际木纹和半抛技术的代表性作品,从而体现出中国整体陶瓷技术效果已达到世界水平。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实际上洞察市场能力极强的龙舟公司,在3年前已经开始立项对目前国外流行挤压成型技术的研究,此项技术虽未得到高调亮相,但从本次展会展示产品来看,其已进入中试阶段的“大帝红岩”和“布浆”抛光砖技术,已经足以代表国际顶尖技术高度。  

  除此之外,国外LP公司在此次展会上推出的精细布料系统产品,在布料准确性等方面的确有有点,但中国的科达“魔术布料器”、科美达的“线条布料器”等都有明显接近LP公司技术的趋势,这无疑说明了中国陶瓷技术正在加速向国际靠近。同时由种种迹象表明,在具有中国特色且沿袭多年陶瓷行业“生产+研发”的模式裂变已成为必然趋势。  

  陶瓷领导肯定以龙舟为首的专业技术公司模式  

  向来爱赶时尚的陶瓷行业面对当前严苛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仍然脱离不了品牌之间技术的抗衡。而由谁来扛起技术推进的风头?暂不提国外,根据当前国内陶业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非专业技术机构莫属。  

  就全国陶瓷重点区域——佛山来说,据说已有大大小小将近10家左右的专业陶瓷技术研发部门,而其中最为醒目,而且最具影响力的是佛山龙舟陶瓷技术。据有关人士介绍,龙舟陶瓷技术公司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成为眼下数十人的技术服务队伍,多次研制成功具有世界级的专利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佛山乃至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升级。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八届陶博会开幕之际,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领导一行专门在参观龙舟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时就给予该公司高度评价。中国陶协副秘书长黄芯红在盛赞龙舟公司模式的同时还指出,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在整个国际市场都具有很大优势,对于未来的发展,关键支撑点离不开陶瓷技术的支持,而这正是以佛山龙舟陶瓷科技为首的陶瓷技术研发部门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不仅如此,陶博会期间不少到龙舟陶瓷科技公司参观的业内人士还认为,陶瓷专业技术公司的出现是经济规律延伸的必然趋势,而实际上这也是中国陶业在面对国际竞争中会明显体现的后发之势。  
责任编辑:欧阳柯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