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居住者无心,设计者有意”,或者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但我们细想后会发现,并非居住者无心,只是他们和设计师接触得太少,不了解设计者最初的用意,5月17日,中国陶瓷网记者采访了曾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文化节“纬纶杯”营造大赛佳作奖、2012年广州大学挑战杯校赛二等奖、2010年广州大学挑战杯校赛二等奖和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快题建筑设计三等奖等荣誉的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冯震辉同学,让广大的网友和新秀设计师近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的设计之心。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冯震辉
参赛充实了我的学习生活
中国陶瓷网:冯震辉同学,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陶瓷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您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曾经获过建筑设计类的奖项,能介绍一下您最喜欢的一个获奖作品吗?请从设计理念、设计规划、设计风格和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几个角度谈谈。
冯震辉:我比较喜欢的作品是2010年参加挑战杯比赛时获奖的作品,当时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地铁上盖城市更新问题研究-谢村为例》,本项研究以番禺区钟村镇谢村“三旧”改造地块为例,综合分析土地、产业和区域功能等问题,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开放理念,提出系统性的地铁上盖地区改造思路。
《地铁上盖城市更新问题研究-谢村为例》
项目开展前期,主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和人居需求。在调查后,我们发现当地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年轻人外流严重,区域基本上失去了发展的活力。所以我们当时参考了日本东京和香港的地铁上盖物业及其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案例,并结合传统文化提出了编织的概念,在重新规划的基础上,增加空中走廊的设计做法使得水平和垂直的交通连接,减少了地面的交通压力,增加了楼与楼之间的联系。
虽然这次比赛获奖名次并不靠前,但是在创作设计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让团队更好的分工合作,为以后学习与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方案模型
谢村地铁上盖物业城市综合体节点设计
中国陶瓷网:这个获奖作品的设计点亮在哪里?
冯震辉:出发点是如何为这个区域创造活力,以人为本。结合传统文化以“编织”概念的运用解决了城市的交通连接问题。
设计要结合传统文化 以人为本
中国陶瓷网:您能谈谈您对设计的看法吗?一般在设计一个作品前,您会考虑哪些因素,其中,哪些重点考虑的,为什么?
冯震辉:在设计一个作品前,我会先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例如看国内国外的相关功能建筑例子,继而进行对比。第二、我会对该区域的周边环境、气候、地形、文化和人文活动等进行分析。第三、我会在区域未建造前假设一个建筑会出现的问题,还有建造该建筑后衍生问题的研究,提前预防修正。
最主要考虑的是建筑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因为现时中国的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日本的建筑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现在国内很多建筑师盲目地进行抄袭,将传统建筑中的某个建筑构件或元素大量地运用于一个建筑上,但是我认为这个作法太过于具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活跃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基本形象),创作出来的成品即是所谓的“山寨建筑”或“仿古建筑”,个人认为,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必要这样做。
我觉得真正结合传统文化的设计应该是抽象的,让人进入建筑时能感受到传统空间带来的美和享受。以下是一个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岭南建筑设计元素的设计。
《恩宁路历史街区建筑设计》顶棚的设计构思
鸟瞰图
建筑室内环境图
中国陶瓷网: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您是如何捕捉和培养您的设计灵感的?
冯震辉:首先,我坚持每天了解新的咨询,例如上外国的网站;然后,我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开阔视野,不局限于建筑设计方面的资料,对服装设计和工业设计等方面的都有所涉猎。
我的设计理想——创造亲民的空间
中国陶瓷网:能谈谈您未来的设计理想吗?
冯震辉:我的设计理想主要是围绕着人做设计,如何创造一个建筑空间是适合人活动的建筑,这是我要深究的问题。现在很多建筑都很“霸道”,让人感觉很权威,但带来的室外空间感觉往往是很压抑的。
还有就是设计亲民的建筑,创造一个室外空间,增强人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就如巴黎蓬皮社艺术中心,设计师在建筑旁边设计了一个大广场,让人能在广场上休息和活动,这样就能为当地居民、旅客创造了一个活动空间,使其和艺术中心有所对话与呼应。
中国陶瓷网:对建材试用,您有何建议?(请从建材选择及其铺贴效果角度分析)
冯震辉: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我个人比较倾向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也希望此建筑材料便于施工。之前参加过华工的营造比赛是关于建筑材料的探索的,曾经把陶瓷与玻璃结合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建材,先把陶瓷粘好一个底座,然后再在上面放上碎玻璃,再放到烘炉。这样创造出来的建筑材料竟保持了陶瓷原来的花纹,又增加了玻璃的通透性和反光效果,效果不错,可以用于室内的装修。
中国陶瓷网:目前,作为一位设计系的学生,您感觉您在哪一些地方的提升空间最大?
冯震辉:我感觉我需要提升的地方主要是对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因为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理念或想法都是与传统的工艺品或者园林的做法有所关联的。(文/中国陶瓷网 记者陈少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陶瓷网”的网页作品,如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延伸内容,版权均属中国陶瓷网所有,欢迎其他媒体转载借用,但必须注明出处为“中国陶瓷网”,如有原创记者署名的,也须标明原创记者的名字。本网站一经发现其他媒体违反了以上版权声明,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2013-05-20
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和专业水准。你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