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孩子与僵化的挂号制度

来源:中国陶瓷新闻网 2012-12-24
阅读量:1201

    2012年12月15日中午12时左右,在盐城市射阳县射阳港桥十字路口,发生一起重大车祸:一辆五菱之光面包车在由西向东正常行驶时,被一辆从支路快速行驶的大货车从车厢后部撞上,面包车上一对母子摔出车外十几米远,23岁的母亲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辖区交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及时将出生仅89天的男婴巴成轩在12点24分送至射阳人民医院抢救。令男婴的外婆闻乃香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医院急诊室楼上楼下找了两圈只看到四名医生,而找到医生后,医生又以先挂号为由,拒绝对伤者施行急救措施,致使巴成轩未得到及时救治死亡。

    从人民网的这篇报道看,可能由于受伤男婴需要紧急救治,家人顾不得挂号,直接找医生抢救。而医生又以先挂号为由,拒绝对伤者施行急救措施。

    现在孩子可能由于未及时救治死亡。于是网上网下骂声一片。纷纷遣责医生“没有医德”没有“救死扶伤”的精神。

    笔者不在现场。仅从记者的报道来分析,如果报道属实,这孩子死的很可怜;但与医院医生死守僵化的挂号制度脱离不了关系。如果医生在危重病人面前,能够稍微“灵活”一点,采取先救治后挂号的紧急措施,也许结局不致如此。

    由此看来,医院建立挂号制度无可厚非。但在紧急情况下,“先抢救后挂号”也应该成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加进挂号制度之中。

    如果仅仅因为医生“死守”僵硬的挂号制度,而延误了紧急抢救伤者的最佳时机,作为医生,至少应该受到良心的责备!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