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7月7日,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
这份倡议书表示,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应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公平竞争,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凝聚行业共识,维护公平竞争,推动形成良好行业生态,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表示,转型升级是破解“内卷”的关键手段,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赋能,促进建筑行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努力摒弃单纯的“价格竞争”,追求更有技术含量的“价值竞争”。
而近些年,建陶行业同样陷入了内卷式竞争,无序拼价格、同质化竞争,进而导致陶企和整个行业利润率下滑,甚至连发展夜陷入停滞。
此外,低价竞争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市场上充斥着低价低质的产品,终端频频出现投诉纠纷,最终损害品牌口碑。
反内卷迫在眉睫!
以价换量
真的行得通吗?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新媒体平台问价和货比多家,以寻找价格更低的瓷砖。而这也促使经销商降价以获得更多的客单。
例如网友A近日在小红书发布一则笔记称,“佛山哪里有平价且性价比超高的800×800mm的瓷砖吗?家里小4层自建房要装修。”
这篇笔记吸引了大量的经销商、厂家等的留言,价格多在十几至二十几块一片,留言为:
“我有很多28元的款,想亏本卖。”
“28一片太贵了,陶瓷城都十几块钱。”
“通体肤釉砖800×800mm一块二十。”
“18一片,优等”
也有网友提醒小心会翻车:
“要小心套路。”
“要避雷xxx瓷砖,不履行合同、故意不发货。”
这一类的笔记、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十分常见,有不少厂家、经销商都靠着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当市场处于供大于求,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陶企也就深陷囚徒困境,以价换量成为普遍现象。
短期来看,以价换量的竞争策略一定程度上能带来销量,但此举会逐步侵蚀陶企的盈利空间,导致陶企无力研发技术,甚至为了压缩成本而降低质量。
内卷式竞争
引发各种问题
有专业人士认为,部分企业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及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行为,都是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且扰乱公平竞争秩序的“内卷式”竞争现象,不同程度地引发了产品质量下降、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的生态和市场秩序。
5月初,广西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起行政处罚案件。(详见中国陶瓷网昨日发布的《“广东制造,假一赔十”又出事了!罚款25000元……》)
该局对广西一陶瓷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仓库存有“创*陶瓷CH UANGYITAOCI超耐磨通体大理石”、“米兰**超耐磨超防滑大理石”瓷砖,规格均为800×800mm,共计666箱,瓷砖外包装上均标注有“佛山市海*陶瓷有限公司 营销中心:佛山南庄镇上元工业区*区*座 生产基地:佛山市禅城区吉利工业区大道北、广东制造 假一赔十”的字样。
上述三个陶瓷产品货值合计41586元,违法所得合计852.6元。执法人员围绕当事人涉嫌伪造产品产地的违法行为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确定其违法事实。最终,广西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查封所有违法产品,没收违法所得852.60元,罚款2.5万元,罚没款约2.58万元。
除了假冒产地,瓷砖品牌也成假冒的重灾区。今年以来,仅马可波罗、新明珠、东鹏、蒙娜丽莎、冠军磁砖、箭牌六家陶企的司法案件中,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的诉讼就多达265起。
比如此前,佛山市场监管部门捣毁一处假冒瓷砖制售窝点,现场查获涉嫌侵权假冒瓷砖成品近3000块、涉嫌侵权包装箱1.5万个,涉案货值金额近10万元。
部分陶企由于“卷”不动,而选择停产,甚至是选择退场。山东、河北、河南等陶瓷产区,有的陶企生产线停产,而有的则是实施减产。
由于市场供过于求,尽管瓷砖价格一降再降,销售效果并不及预期,终端大部分经销商订单量少,因此陶企选择主动停窑减产,灵活排产,避免因爆仓而降价销售。
当下,有的陶企已经“熬”不下去了。据不完全统计,近期至少有8家陶企申请破产清算.
其中昌吉市人民法院于近日受理新疆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鑫**陶瓷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案。
不过庆幸的是,仍有一批陶企在努力地反内卷,认真钻研技术,研发创新的产品、模式等。
鹰牌陶瓷推出了森林木歌系列、觅境系列、天工系列等九大系列新品。
凯莱仕岩板隆重推出了珍藏·奢曜系列岩板新品。该系列以世界各大知名山脉作为创作灵感来源,在规格、花色、视觉效果以及性能等多个维度展开创新。
威尔斯推出玉质石新品,精准锚定并升华了2025年瓷砖行业推崇的“素、雅、润”核心趋势,以温润如玉的质感、洗练雅致的气韵,成为引领市场风尚的标杆。
另外,部分陶企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和降低能耗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