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卓越的中国陶瓷艺术家

来源:陶城报 2006-08-14
阅读量:2309
      6月22日,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贻谟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天,他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成为全国41位获奖者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大师。 
      陈贻谟今年74岁,现任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山东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山东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从艺60多年,1958年获毛泽东金质奖章,1992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993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60多年来,他的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8项,被众多博物馆收藏,选为国家礼品;研制的“中华龙”国宴瓷进入中南海紫光阁、钓鱼台国宾馆。 

     陈贻谟在古代、现代人物雕塑、黑陶艺术制作、日用陶瓷设计等诸多方面成绩斐然。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断超越自我,表现了极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其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70年代以前,作品主要以写实的表现手法,表现对象多以动物为主,代表作有“猛虎”、“鸵鸟”、“斑马”等。他结合山东花釉的材质和机理创作出完美的艺术造型。第二阶段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多采用夸张变形等创作手法,表现对象多为人物,有孔子、屈原、孙膑、贾思勰、蒲松龄等。尤其在1989年起,他又致力于黑陶艺术的研究,作品形象生动传神、造型简约凝练。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更注重意象的表现,运用夸张、抽象、寓意等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注重思想性,讲究是非,追求形神兼备。在作品《浑天瓶》、《火神》、《启迪》、《衡》、《旭日东升》中得到了体现。 

      人们可以从陈贻谟的作品中解读到他那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和壮美气质。如作品《衡》,其寓意是对真理、科学、民主的呼唤,同时也在传达一个深刻的道理,谁逆天而行,必遭报应。作品近乎符号化,意象的三部分是一个绕轨道运行的星体,三者被摆成一个度量衡,作品构思奇巧,造型凝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对家国赤诚之心和一身的浩然正气。 

      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一泻千里的恢弘气势,反映到作品之中,必然呈现出浪漫气质下的崇高情感。从陈贻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奔腾的激情,表达着他对现世人生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憧憬。他的作品充满浪漫气质和崇高感,他所关注的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切与悲悯。如作品《衡》中对现世冷静的思索,再如主题城雕《齐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表达了对现世的终极鼗场? 

     陈贻谟是一个充满开拓意识的艺术家。这表现在他对陶瓷艺术的积极创新上,出表现在他对西方艺术观念的融合上。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艺术上他主张审美的中国气派,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上的形式开掘,正是中国艺术审美的特征。 
陈贻谟,一个卓越的中国的陶瓷艺术家。 
司书长
责任编辑:白秀芬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