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抛光砖销量略降 全抛釉砖平稳增长

来源:《陶瓷信息》 2012-09-28
阅读量:2579

    成都——四川省省会,简称“蓉”、“成”。地处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81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95平方公里。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现辖9区4市6县,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2万人。然而成都作为西部最大的商贸中心,背靠四川8700万人口的巨大市场,辐射西南、全国乃至部分东南亚和中亚地区。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75.3亿元,位居中国西部地区第一。2011年位居全国16位。

    一直以来,成都坚固“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现已成为西部中心城市,西部政治、商贸、科技、通信、文化、教育、交通、经济、军事、金融中心之一,享有“西部之心”美誉。成都正加快推进领先发展、科学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定位,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并实施“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这“五大兴市战略”。

    成都作为西南最大的交通枢纽,位于京昆(G5)、沪蓉(G42)、厦蓉(G76)、成彭、成灌、成温邛、成渝环线(G93)、成安渝八条高速和宝成铁路、成昆铁路、成渝铁路、达成铁路四条电气化干线铁路的交会处,具有承接东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依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陶瓷、卫浴品牌的入驻,为成都建材产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成都建材市场正面临一场大迁移,将市内建材市场向市外青白江进行转移。

 

    【市场概述篇】

    市内“稳定”、市外“混乱”的成都建材市场

    据悉,业内人士通常以成都市三环线作为市内外建材市场的一个分界线,把市三环以内的建材市场划分为市内市场,而三环以外的则属于市外市场。

    成都建材市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东门主要有新世纪装饰城、辉煌灯具市场、东恒灯具城;南门有新世纪装饰城、博美、东方家园、红星美凯龙、百安居、八一装饰城、富森•美家(南);北门有富森•美家居、金府装饰城、512建材市场、府河建材城、西部精品装饰城、青龙建材城、白莲建材城、博美精品;西门有博美、东方家园、魁树街永陵路等。此外,根据成都“北改”规划,在成都市外青白江区新建了大港、佳飞、青龙国际、华川等建材市场。上述建材市场大部分位于三环以内,但也有部分位于三环以外。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场内大约有专业建材市场和家居卖场30几家,以陶瓷、卫浴为主的主要集中在北门。

    成都建材市场不仅多,而且分布集中。近年来建材行业不景气,市场销售低迷,致使原有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造成建材市场和家居卖场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在终端调查中记者采访了一位瓷砖品牌经销商,据他介绍目前成都建材市场繁多,且分布范围广,从而呈现出“市内稳定,市外混乱”的局面。

    据了解,目前市内市场的经营环境、客源量、销售量等都相对比较稳定,而市外市场则出现价格混乱、管理混乱、产品同质化、恶意竞争等混乱场面。

    市内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一是建材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便于管理;二是强而有效的规章制度,依靠各建材市场之间制定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彼此之间的竞争;三是市内主要以高档建材市场和家居卖场为主,入驻的都是国内外著名品牌,且主要以家装零售为主,对市场的稳定要求比较高;四是市内的品牌之间的客户群体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不会通过恶意的手段去竞争。

    而市外的混乱是因为,一是建材市场相对比较分散,不便于管理;二是市外建材市场大部分以批发为主,产品档次较低,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去竞争;三是外围市场的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客源有限,商家为了生存必须不择手段。 

    市内建材市场大洗牌,北城将成为最大建材城

    随着成都“北改”规划的实施,将推动城区内76个专业建材市场外迁,特别是三环路内的老旧建材市场如“5.12”、“ 金府”“白莲”、“青龙”等建材市场在今年内将逐步完成搬迁转移。此次北改给成都市建材家居巨头布局成都北城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同时也向着引领中国西部家居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北改搬迁是成都建材市场内的一个重大事件,为了让市场内建材市场顺利转移至北城,成都市采取分步、分批的方式进行,其中“5.12”、“白莲”、“青龙”等建材市场做出此次搬迁转移的“领头羊”,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整体转移。

    512建材市场作为北改搬迁的市场之一,于1999年建成,拥有固定经营户300余户,从业人员1500余人,其中东区占地约55亩,共有126间商铺。而在今年8月初该市场就开始向北城转移,目前整个市场已经到了搬迁的最后阶段了。现在市场内的商家,可以根据成都市市场调迁规划,按照自己意愿,搬迁至青白江等地建材市场经营。据透露,该市场内整个B地块126个商铺,88户商家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搬迁,完成拆除。

    作为承接北改工程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青白江区不仅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抓住北改工程的机遇,建设区域性的发达市场集群,同时也是青白江跨越发展的目标所在。作为成都北部门户青白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凭借其强大的铁路物流优势和一批大型家居建材市场的强势入驻,成为青白江产业发展进程中新的亮点。
  据记者了解,拥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是成都市北改工程调迁市场的主要的条件之一,而青白江内现已有华川银地国际建材城、佳飞国际建材家居市场等10个大型建材城项目,各园区内骨干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现已基本完成。此外,大港建材城、青龙建材城等市场已初具规模,成都北部建材市场聚集区初步显现。

    【品牌观察篇】

    广东品牌与本地品牌形成两分天下之势

    成都地处四川中部,是西南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西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在整个西部城市中具有承启东西、沟通南北的作用。因此在整个建材行业内就一直流传“要撬开西部市场,首先必须拿下成都市场”,由此可见,成都对于家装建材品牌成功进军西部城市的重要性。

    在为期近十天的实地调查中,记者发现,成都家装建材市场内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陶瓷、卫浴品牌。其中以广东为主的陶瓷卫浴品牌在高端市场中一直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以四川为主的本地品牌则在中低端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目前整个品牌市场已形成两分天下之势。

    据了解,金意陶、嘉俊、博德、宏宇、冠军、欧神诺、东鹏、诺贝尔、蒙娜丽莎、斯米克、马可波罗、冠珠、新中源、大将军、萨米特等瓷砖品牌,安蒙、科勒、TOTO、法恩莎、恒洁、浪鲸、中宇等国内外知名卫浴品牌在成都主要建材市场和家居卖场都有专卖店。而本地陶瓷卫浴品牌也不遑多让,如白塔、万茂、福布斯、米兰诺、香奈儿、君悦、陶仙坊、美莱雅、凯蒂斯、麦氏、帝王、四维等在各建材市场内都有专卖店,且店面的面积、装修的效果完全不输广东品牌。此外,重庆、湖北等地区也有部分陶瓷卫浴品牌进驻了成都建材市场。

    不同的是,以广东为主的国内外知名陶瓷卫浴品牌一直牢牢占据着中高端市场,而本地品牌则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上生存,虽然也有部分本地品牌勉强挤进了高端市场,但是与国内外知名品牌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品牌建设,四川本地的陶瓷卫浴品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广东品牌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现如今在中低端市场上,本地品牌依靠有利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占据了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调查发现,以广东为主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一般都分布在红星美凯龙、富森、博美等高端家居卖场,以零售为主,而本地品牌大多分布在5.12、青龙、白莲、府河等建材市场,主要以批发为主。

    【产品流通篇】

    两级分化明显

    目前成都建材市场产品需求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和低端系列产品销售好,中端系列的产品销售在逐渐衰退。

    据新科建材范成科介绍,自2010年开始,市场需求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如今这种趋势日趋明显。“对此,我们通过代理不同档次品牌来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对于目前正处于中间档次的品牌经销商而言就是十分头疼的问题。”范成科说到。

    之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市场现状,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政策调控,从而催生出了三类群体:一类是高收入的有钱人,对于房子与装修的要求较高,因此对装修材料的档次要求也高,这群人也就成了高端瓷砖的客户;一类是中层收入的白领,他们以供房为主,经济实力有限,对装饰材料要求不高,着重关注产品性价比;一类是低层的工薪阶层,主要以廉价出租房为主,也主要看中装饰材料的价格。

    抛光砖市场份额逐渐被仿古砖、全抛釉取代

    本报记者通过大量的采访与调研获悉,目前成都建材市场抛光砖销量在不断下滑,其市场份额被仿古砖、全抛釉所取代。主要原因是抛光砖利润薄弱,销售价格受到仿古砖、全抛釉的强烈冲击,尤其是山东、河南800×800mm的全抛釉市场售价格为26元~31元/片的冲击下。而且,全抛釉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石纹纹理清晰自然,与上层透明釉料融合后,犹如一层透明水晶釉膜覆盖,使得整体层次更加立体分明,且使用寿命长,解决了一般的抛光砖使用久了容易哑光的问题。

    瓷片和外墙市场销售量次之。瓷砖主要是搭配地砖销售,虽然抛光砖的销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仿古砖、全抛釉又弥补了它的空缺,从不影响瓷片的销售。外墙主要以走工程渠道为主,目前成都以及周边城市扩张新建,对外墙的需求量也相对较稳定。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房价均价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一环内已经超过10000元/平方米,而城市收入水平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高中低端的收入水平差距还相当大,按照当前成都的销售水平来划分,“成都属于中等收入、高消费城市”。

    这也是为什么微晶石能在成都市场迅速被消费者认可的原因。据众多微晶石经销商统计数据得出,目前微晶石的销售已经占到了成都瓷砖销售总量的5%左右,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中。

    抛晶砖、马赛克等艺术瓷砖销售表现平平,虽然也受到了行情惨淡的影响,但是主要的还是受其使用范围和价格的局限。但是据5.12建材市场内主要经营马赛克、抛晶砖的艺森高德专卖店负责人杨东望分析,“抛晶砖、马赛克目前在成都市场上没有全面的推广开来,但是它的市场潜力绝对是无限的”。

    卫浴:传统卫浴依旧占据主导

    据记者调查了解,成都卫浴市场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卫浴品牌,像科勒、TOTO、中宇、恒洁、法恩莎、安蒙、帝王、鹰牌、九牧、英皇等卫浴品牌都在成都家装建材市场内有专卖店,其中富森(北门)就有卫浴品牌店面近150家。

    受大环境影响所致,成都卫浴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据安蒙卫浴的区域经理胡雪峰透露,今年成都卫浴市场非常萧条,不少传统的卫浴品牌销售业绩都下滑严重,甚至有品牌扬言要退出富森市场。自今年“3.15”以来市场销售就开始下滑,7、8月跌到谷底,经销商依靠低价优惠活动勉强支撑销售局面。

    成都卫浴市场主要是走品牌路线,因此在销售中主要以整体卫浴为主,单件次之。据富森(北门)恒洁卫浴店内负责人透露,从他们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整体卫浴的销售情况好于单件销售,且整个成都凡有知名度的卫浴品牌都开始转向整体卫浴销售为主。其主要依据是每一个卫浴品牌的产品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花色搭配,一旦拆开搭配就会显得不协调,不仅影响整体的美观效果,而且影响产品的功能。

    虽然整体卫浴的销售量在不断增长,但目前而言,单件销售仍然是卫浴行业的主流。

    “成都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足够的高消费人群,对于智能卫浴产品的推广非常有利”。九牧经销商吴鹏说到。从整个西部城市消费水平来看,成都的消费水平一直排在前三甲的位置。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为智能卫浴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据了解,目前科勒、TOTO、中宇、恒洁、帝王、安蒙等成都市场内80%以上的卫浴品牌都推出了智能卫浴产品,智能市场也可谓是群雄并起,竞争十分激烈。而在各大品牌竞争与推广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售后服务问题却让消费者和经销商担忧,现阶段智能产品的销售一直受到售后服务影响而举步维艰,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就必须由总公司派专业人员过来维修,消费者对此表示意见很大。

 

    【经销商篇】

    市场萧条,必须自力更生

    自今年五月以来,整个建材市场经历长达四个多月的萧条,在此期间,有不少经销商没能抗住压力就此倒闭,但也有部份经销商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一种局面,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成都建材市场内多家经销商的意见。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去年的市场可以用低迷来形容,今年的市场用萧条来形容会更加恰当一点”。帝王洁具总经理吴志雄表示,当前整个国内陶瓷卫浴行业都十分萧条,不少企业和品牌被击垮,有部分抗住压力走出困境的企业也十分狼狈。因此对终端经销商而言,唯有自救才是出路。

    “时代不同了,以前我们卖砖是消费者自己走上门选,现在是我们去找他们推销,并且还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才能打动他们”。新科建材总经理范成科认为,市场萧条期,经销商应该转变传说销售模式,主动出击找客户,同时发展建立分销渠道,把品牌下沉到三、四级市场。“因为在当前环境下,企业也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救’。”

    “虽然今年门店零售销售业绩下滑严重,但是工程渠道销售却有所增长。这就意味着城市行政、商业等建筑仍然比较火爆,因此我们可以把销售的中心转移到工程渠道销售中来”。成都东鹏瓷砖经销商代理陈文豪如是说。

    在目前的行情下,终端经销商要摆脱困境,必须自立更生,但是作为企业方面也应该在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等方面给予绝对的支持。

    还有一点在采访中被众多经销商反复提及,目前成都市场需求呈现“两极分化”,中档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将会越来越艰难。

    【城市前瞻】

    “北城改造”带来的发展与机遇

    作为西部特大型城市之一成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仍然在不断的转型升级。在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中提出,全面启动城北片区新一轮全面规划,力争用几年时间实现城北面貌大变化。

    据了解,北改工程主要是对东起新成华大道,西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成灌路),南抵一环路(局部至府河),北至绕城高速金牛、成华北边界,总面积约195平方公里(含绕城高速内新都区部分区域)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对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四轴四片”中金牛、成华区的重点区域实施改造。据初步统计,北改工程项目约360个,总投资约3300亿元,其中今年拟启动的项目约200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而此次“北改”也承接了成都市三环以内陶瓷卫浴建材市场的转移,以“5.12”、“青龙”、“白莲”在内的76家建材市场都要从城三环以内搬迁至北城新都、青白江、龙泉一带。而作为北改建材市场的承接地区,新都和青白江地区也兴起一批新兴的家居建材市场。

    随着北改的启动,建材家居巨头商们也纷纷发力成都北城,一时间,整个北城成为了家装建材市场新的聚集地。

    此次北改工程不仅给建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与机遇,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建材市场整体形象。自启动北改工程以后,位于金牛区的金府片区便纳入了该区商品市场提升改造计划当中,正式启动了精品工程建设,将彻底改变原有面貌。来自金牛区商务局的消息显示,金府片区符合提升改造规划和条件的商品市场将相继启动自主改造,进行提档升级。其中,金府灯具城的提档升级项目为金府财富中心,目前约10万平方米的酒店及精品灯具卖场已顺利开建;而伴随着金府灯煌港的建成开业,也将让金府片区在做强灯具市场方面再添重要砝码。

    从目前北改工程市内建材市场搬迁的情况来看,拥有大港、佳飞、华川、青龙(国际)等多家大型家装建材市场的青白江区,未来将成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最大的陶瓷建材城。

责任编辑:唐婷婷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