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已然奏效 长沙开发商积极应对淡市

来源:潇湘晨报 2011-11-26
阅读量:1333

     博弈,正在深度而缓慢地进行。尽管地方政府时刻在寻找中央高压政策下的些许隙缝,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一次,中央调控的决心已无法撼动。

  11月,宏观经济政策“微调”、信贷定向宽松的论调开始悄然见诸媒体,地方对中央政策底线的试探频出。但微妙的是,这似乎并未改变现有的政策路径。由于房地产滞涨带来的连锁效应正在体现,但从中央政府层的多次表态来看,短期内放松限购政策可能性不大。 本报记者文洁 长沙报道

  数据雷达

  11月第三周,长沙新房网签成交量继续萎缩。来自长沙市房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周(2011.11.13-11.19)长沙市内六区新建商品房网签1010套,9.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724套,7.57万平方米。

  从商品房销售量来看,上周商品房网签1010套,较前一周减少242套,环比下滑19%。从各区域来看,上周仅雨花区网签量环比上涨,较前一周增加195套,其他各区网签量环比均呈现下跌态势。其中,望城区由于暂停办理网签,上周该区无网签记录。

  调控,已然奏效

  11月23日,长沙,持续了几天的灿烂阳光开始有些萧瑟。长沙南城某楼盘营销总监郑平 (化名)看着当日的来访统计,眉头紧皱。

  这个在南城尚属有些名气的楼盘,最近一个月以来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观望情绪还是很浓,现在市场不好。”在11月中旬推出新房源的这个项目,23日当天没有成交。“去年项目就推出来了,而价格又被推高到一个相对尴尬的区位,所以销售有些难。”郑平说。这并不是近段时间以来长沙唯一一个成交尴尬的项目。事实上,在今年宏观调控加剧的背景下,从一线城市上演的楼市下行记,正在开始悄然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11月初,上海“中海御景西岸”“龙湖郦城”等楼盘相继拉开降价序幕,最高降幅近30%;同时,五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新增挂牌量较2010年年末也出现大幅萎缩。

  在长沙,下跌的不仅仅是成交量,价格松动也开始出现。根据新峰地产研究院提供的商品房销售网签的监测数据,10月份长沙地区(含6区3县市)、长沙市内六区商品住宅均价分别为6429元/平方米、6774元/平方米,分别环比下跌0.8%和2.73%。

  “事实上,长沙的房地产市场就像温水煮青蛙,现在已经开始产生效果。”湘域熙岸营销总监田章说。在市场普遍回归理性的现实中,开发商已经开始调整价格预期,并以积极姿态应对市场。

  博弈,仍在进行

  “冬天要来了,这个冬天可能很冷。”11月上旬,长沙市住建委一位相关负责人的QQ签名如此说。

  就像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长沙对楼市的调控在货币和政策层面已执行两个季度。在多重作用力下,长沙楼市开始出现了各种下行的迹象。在省府板块,5字头重新开始亮相。鑫远逸园内部认购5000元出头的均价,融源及第开盘预定5999元/平米的一口价。而在望城,“三”字头楼盘开始批量入市:新城·国际花都开盘当日,不限楼栋,不限楼层,不限户型,一律3600元/㎡,精装修房瑞凯景城苑、金地亚、中鼎江岸花城集体“三”字头售价突围……

  现实是,出台了限购政策的城市实际有资格、有能力、有意愿买房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这使得这些城市房价涨幅明显趋缓,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房价已在最近几个月连续停涨。

  就在11月11日的财新峰会上,德意志银行亚洲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对媒体表示,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少了;另一方面,在地方经济中,特别在沿海地区,已经很难改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很难改变现有投资结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度还是太高。

  “事实上,尽管从长期看,限购政策取消是必然的,但就短期而言,放松限购政策,无疑是对前期政策思路的全盘否定。”恒基·凯旋门营销负责人说。

  第三只眼

  资金是否充裕决定开发商能否继续发展


  对于大开发商们而言,银行收紧贷款,还可以勉强转向信托、基金、发债等其他融资方式,但中小开发商的借钱门路就更窄了,只能卖身卖地度过危机,或者转向高利贷周转资金困难,但长沙市场已经有四五个小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情况。为了在楼市调控中生存下来,大部分开发商选择了延迟开工,放缓施工速度,甚至暂停开发项目休眠过冬。

  曾开发过湘府路某楼盘的开发商姜老板告诉记者,他在圭塘河边上还有一块百余亩的土地,暂时不打算开发,一是很难从银行贷款,二是即使能贷,成本也非常高,核算下来,利息需要3分以上,跟高利贷没多大差别,高额成本开发下来,还不一定能卖出去。对他来说,幸运的是,手头所剩的房子不多了。

  “我在邵阳的一个楼盘,10月初开的盘,四百多套房子,头一天销售了近8成,但没过几天,市场急转直下,购房者观望情绪突然激增,剩下的一百来套就难卖了,但我没什么压力了。”姜老板说,如果他手头开发的楼盘多的话,这次调控他也会必死无疑,只要楼盘放着不开发,不欠债,就可以挺过去。

  楼市行情不好,未来调控时间还有多久,谁也不知道,资金是否充裕决定了开发商能否继续发展。当下,不少开发商都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准备过冬。

责任编辑:谭又喜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