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行业2025年第一条新生产线“新鲜出炉!不是简单的焕新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5-01-20
阅读量:1997

在蛇年春节日益临近、建陶人陆续开启春节长假之际,建陶行业2025年的第一条新生产线已经“新鲜出炉”——斯米克磁砖江西生产基地高端智能全抛釉生产线于近日成功点火。

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斯米克在行业寒冬下革新技术和升级柔性生产的坚定决心,也映射出建陶行业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复杂而微妙的产能调整动态。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26家陶企超28条建陶生产线点火投产,合计产能超70万m²/日,若按310天生产周期为计,新增年产能达2.17亿m²。中国陶瓷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国新增建陶生产线不少于60条,基于已知设计产能的生产线进行统计,合计产能不低于157万m²/日,若按310天生产周期为计,新增年产能达4.87亿m²。而2022年至2024年间,全国共有292条建陶生产线淘汰退出,瓷砖产能从2022年的125.6亿平方米减少至2024年的122.1亿平方米,但在旧产能和新产能的此消彼长之下,总体产能只减少了3.5亿平方米

以上数据的背后,是建陶行业激烈的竞争与淘汰的过程,也是陶企根据自身现状和对未来信心的不同判断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斯米克上马新生产线,正是在背景下的一次重要布局不仅是对现有产能的优化升级,更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一次精准把握和提前布局。

据了解,该生产线集成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等特点,能够生产多种规格的高端全抛釉产品,日产能近20000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斯米克的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为其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大角鹿、宏宇、顺辉、欧神诺等实力型陶企也在积极扩张产能或对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改造。

1月7日,大角鹿在2025年经销商年会上举行了收购金豐达工厂的交接仪式,而在此前已经完成了以提升产能和产品品质为目的多项工厂升级,还在广东开平和马来西亚启动了精益项目。

宏宇计划在广西宏胜生产基地新建4条生产线,1月7日消息显示,这四条生产线项目正处于土地审批环节。

顺辉投入巨资,于2024年12月启动全面提升生产系统项目,主要从生产设备升级、坯体升级,釉料升级和产品标准升级四个方面入手,这项工程预计在2月完成。

欧神诺于2024年12月前启动景德镇瓷砖生产基地C3窑炉技术改造项目,拟通过规模化生产有效提高该生产基地的效率,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大角鹿、宏宇、顺辉、欧神诺举措表明,即便在建陶行业产能过剩、洗牌加剧的背景下,那些拥有资金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的陶企,仍在扩充产能或升级生产线,从而在激烈竞争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在市场萎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陶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赢得最终的胜利?

答案是明确的——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斯米克选择新建高端智能生产线的逻辑所在,也是宏宇、大角鹿、顺辉、欧神诺等陶企共同的战略选择,即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引入推动自身乃至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服务等多个维度实现全面升级。斯米克新生产线引进的先进设备,如PST-2000型节能环保喷雾塔制粉系统、EM系列高效自循环五层干燥器、“4.0能效标杆数智时代”DFC-Alpha烧成窑等,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提升数智化和绿色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让斯米克增强了生产更加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这种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正是陶企在市场萎缩、产能过剩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此外,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在企业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供应链整合、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大角鹿通过收购工厂和启动精益项目,不仅提升了产能,还加强了品质控制,同时利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策略,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尽管建陶行业面临着市场萎缩和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但依然涌动着创新与变革的活力。斯米克新生产线的点火和其他陶企的产能扩张或升级改造,都预示着建陶行业正在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可能一帆风顺,陶企将面对资金压力、技术瓶颈、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力和竞争力,将是所有陶企必须面对的课题。

责任编辑:刘思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