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瓷产业与文化发展综述

来源:政府网站新闻 2006-10-30
阅读量:2265
      今天,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陶瓷市场——中国陶都陶瓷城在丁蜀镇正式落成,这标志着我市陶瓷产业升级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通过强力推动,宜兴陶瓷这一传统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陶瓷产业的壮大、提高与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我市重要的传统产业,陶瓷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体制改革之后,现已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据统计,最近四年,全市陶瓷产业总量增长了1.2倍,并拥有了工业陶瓷、琉璃瓦、花盆和陶制酒瓶等多个全国销量第一的产品门类和品种。同时,科技的全面渗透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工业陶瓷异军突起,蜂窝陶、陶瓷微珠、石油支撑剂等高科技陶瓷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日用陶瓷的性能化改造层出不穷,设计和生产更趋精细化、艺术化。台宜、信亿、新嘉理等一批重量级外商独资企业相继落户宜兴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理念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市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竞争日渐规范,这已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引导力量。 

  陶瓷文化的创新、研究与普及方兴未艾。在今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紫砂名列全国12种烧制陶瓷技艺之首,并正在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必将大大促进紫砂文化的繁荣。几年来,《紫砂议案》的贯彻实施在矿源保护、市场规范及文化弘扬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两届国际陶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构建起一个国际陶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进一步扩大了陶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广大陶艺工作者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创作开始自觉追求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富有时代气息与艺术个性的名品佳作不断涌现。市陶瓷协会积极组织开展了紫砂陶全手工陶瓷技艺大赛等各项展览、评比活动,引导全市陶艺工作者相互交流、广泛借鉴、勇于开拓。近年来,陶瓷文化研究与传播也迅速掀起热潮,随着《中国紫砂》、《紫玉金砂》等电视片的热播,全国范围内的紫砂文化热已初显端倪。据统计,近年来,宣传杰出陶瓷艺人的电视专题片、专著及画册等已超过100部。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古龙窑等极具陶文化特色的新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陶瓷产业的提档升级,陶瓷文化的日趋繁荣,无疑为古老陶都的盛世画卷增添了新的容颜。 
责任编辑:白秀芬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