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斑斓的唐三彩釉---陶马

来源:全球陶瓷网 2006-01-20
阅读量:2379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多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配制低温釉,施于坯体表面,在 800~1000℃左右低温中烧成。其彩色并不仅限于三种颜色,一般有绿、黄、蓝、白、紫等多种色彩,但以黄、白、绿为主。

    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常见的有瓶、钵、罐、盘、杯、碗、盂、枕等普通生活器皿,此外还有各种动物和人俑及建筑、家具等等。现将抚顺市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釉陶马介绍给广大读者,共同欣赏。

    此唐三彩釉陶马,泥质灰陶,模制,俯首,站立,张口,背上有鞍鞯,系革带,革带下饰圆形花叶垂饰,缠尾上翘,身施红黄釉,马体强壮,直立于长方形平托板上,造型流畅,通高 50.3厘米,长 52.5厘米。

    在唐朝官府和民间很重视养马,所以马也成为唐代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三彩工匠们,以熟练的技术、流畅的造型、生动地塑造了比例匀称,彪健有力、神健气足的骏马形象。

    唐三彩产地主要在西安和洛阳。它在陶瓷工艺上对后世有很大贡献,唐以后的各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多是在它的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3年,洛阳美术陶瓷厂的“唐三彩”获轻工部陈设瓷金牌奖。
责任编辑:中国陶瓷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