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市场多元化 瓷砖企业积极调整方针

来源:中华陶瓷网 2015-09-23
阅读量:2329

    近年来,我国建材商家与卖场矛盾不断激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卖场租金不断上涨。众所周知,我国建材市场采取摊位制的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营场所所有者(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商)与市场内商品经营者(建材商品经营商)是不同利益主体,他们之间是利益博弈关系,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商要尽可能提高租金或维持高租金水平,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包括瓷砖商家在内的建材商品经营商则希望尽可能低的租金支出,以降低经营费用,提高或保持盈利水平。

    提升商业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

    当今,借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商业技术,国际领先商贸流通企业在新店建设、商品经营、企业管理、营销推广、物流组织等方面的效率已大幅提高,流通成本显著降低。而在我国建材商品流通业,由于现行业态的制约,经营商组织化程度低、实力较弱、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政府及行业组织支持不够,商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还处于普遍落后的水平,从而对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形成极大制约。

    适当减少生产到终端流通环节

    目前,我国用于房屋装饰装修的家居建材商品基本都采取分销的方式从生产领域输送到消费领域,即通过制造商、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三级分销商的流通链条,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每级分销商都产生流通费用,都有利润诉求,多级分销叠加起来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流通费用。

    适当调整建材商品的物流费用

    当下,我国建材商品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接近20%,而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比例不到10%。过高的物流费用是推高我国家居建材商品流通成本的重要因素。物流费用高,一方面与目前我国道路收费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相关物流设施布局不合理、不科学有关。这两方面都需要改革和改进。

    总之,只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整,才能让瓷砖企业保持资金的充裕,才有实力进行扩展,为企业发展挖掘出新的商机。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