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12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出口建筑卫生陶瓷检验规程》第1部分和第2部分从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的出口进行了详细规定。
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之前,国内出口陶瓷的检验一直没有检验规程,如果按现行的建筑卫生陶瓷国家标准检验,不但检验周期长,不能适应现在大批量出口的需要,而且对涉及安全、卫生的检验项目没有规定,不能有效保证出口建筑卫生陶瓷的质量。 这两项标准结合检验检疫的实际,选择了放射性专项检测、型式试验和监督抽样检验相结合的检验模式,大大缩短了产品出口时的检验周期;同时,将涉及安全卫生的放射性项目纳入标准中,使标准的内容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适应,达到检验检疫工作重点向安全、卫生、环保和反欺诈等项目转移的目标;标准还引用了国家标准和部分国际标准的技术要求,将有效地保证和提高我国出口建筑卫生陶瓷的质量,对促进和扩大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对外贸易有较大的帮助。
该负责人还表示,作为我区出口陶瓷的主要产地,米泉境内丰富的红土资源具有重金属含量低等优点,因此所生产的陶瓷产品放射性含量较低,此项标准执行以后对我区陶瓷出口的影响不是很大。
自治区建材行办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新疆建筑陶瓷市场前景很好,每年需求量近2亿平方米,其中本地市场需求量为4000多万平方米,中亚市场的潜在需求量为1.3亿多平方米。在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下,米泉市、乌鲁木齐市和塔城地区额敏县等地的建筑陶瓷业相继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米泉市,已成为新疆陶瓷出口中亚的龙头地区。但另一方面,在目前已经形成了年生产墙地砖4500万平方米的能力的同时,仍在不断扩展的产能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陶瓷生产企业恶性竞争,低价出口,由此导致地产陶瓷产品质量有所下滑。 “不怕出口检验标准的提高,就怕低价竞争。” 米泉市一家陶瓷生产厂的负责人坦言:出口价格与国外陶瓷价格比,我国出口日用陶瓷平均每件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到0.2美元,只有英国、日本等国陶瓷产品价格的1/7,目前,中亚国家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刚刚开始,非常需要建材产品,尤其是板材、陶瓷,新疆陶瓷在那里的发展前景很不错。但相互之间的压价出口,势必影响了企业正常利润和发展后劲。”
据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4年新疆共出口陶瓷约56639吨,货值1938万余美元。其中建筑陶瓷共出口约38989吨,同比增加24倍;货值同比增长了36倍多,日用陶瓷的出口约17650吨,同比仅增加了1倍。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