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开闸”中国陶瓷业如何拓疆?

来源:xxj 2005-06-16
阅读量:1538
  中国陶瓷网综合讯 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将取消对中国陶瓷出口的配额限制。欧洲业内人士担心,取消配额限制后,中国的廉价瓷器将涌向家家户户的餐桌。而中国的瓷器行业做好冲关的准备了吗?“出口配额取消不代表大门就敞开了,可以随意进入,更不表示中国陶瓷企业就能一帆风顺地进军欧盟市场。欧盟陶瓷产业的竞争力不可小觑。我们只能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芯红近日向记者陈述了他的观点。   提升“内力”是关键   黄芯红认为,现今国内陶瓷业界存在着自相残杀、市场混乱的现象,因此行业自律显得尤为重要。他告诉记者,协会已多次提醒企业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修好内功,团结起来提升整体竞争力,才能在随之而来的竞争中抢到先机。此外,协会也将加大力度做好国际市场调研工作,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   他还提醒企业,配额取消后,消费能力强的欧盟将上升为我国陶瓷出口的第二大市场,其地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欧盟不会任由我国产品大举进入其市场。欧盟将采取什么措施对出口商资格予以认定?欧洲将采用什么技术标准?是否会通过非关税手段来抬高门槛?这些问题我国出口企业都应当及时关注,以便熟悉欧盟市场的各项规定,提前做好准备,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避免在出口中遭受损失。   “走出去”要讲策略   另有专家指出,陶瓷企业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要注意“三大纪律”:一要防止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以免误入反倾销陷阱。二要搞好品牌营销,同时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提升产品身价,以合理的价格循序渐进地进入异国(地区)市场。三要尽量与当地公司或跨国大公司合作,适当照顾当地厂商的利益,尽量减少贸易摩擦。此外,企业还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市场,适时地走多元化道路。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陶瓷产业既要守土又要开疆,前面的路并不平坦。(中国工业报)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