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韩复兴:陶业需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来源:《创新陶业》 2013-11-04
阅读量:1446

    “2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将于3月1日起实施。4月22日,知识产权局、工信部、工商总局、版权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今后工作目标将‘以加强市场知识产权执法监管为前提,以提升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为主线,以及时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为着力点,营造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意见》还从执法、服务引导和协调配合三方面提出了十二条具体措施。”

    细读杜均先生的“陶瓷行业十八怪”现象,至少过半是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这些怪象严重影响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文探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促进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培养知识产权意识

    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江苏调研时曾指出:“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要重视专利的作用。知识产权是企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希望企业能够继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发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在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就是通过贯彻知识产权管理地方标准或者国家标准,促使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标准化工作。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在江苏、广东试点先后试点并取得很好的成效。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实施和贯彻,尤其是陶瓷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提高,相信部分企业会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很高兴看到,今年4月中旬,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率先通过知识产权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荣获由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创新知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用规范》(省标)认证证书。也乐见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与BOBO陶瓷板之间知识产权朴素迷离之争的最后见云开,更可以从乱花渐欲迷人眼之中,看出今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全程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其实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其中工业产权又包括工业产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域名、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而著作权更是涉及企业和个人的方方面面的创作品。《新明珠陶瓷集团售后服务指导手册》能在国家版权局拿到了登记证书,山西应县陶瓷能拿到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佛山陶瓷协会能获得“佛山陶瓷”集体商标都是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这些觉醒,不会再让中央领导人借“陶瓷”、“丝绸”问题来妙答中国知识产权意识薄弱问题了。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深圳华为以ISO26000等系列国际标准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很明显华为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强化了企业的战略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知识意识、环境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一个企业没有全局观、战略官和发展观,仅仅停留在掠夺上,而不是采用一种共享信任的社会态度,社会就不会前进,企业也不会前进。

    如何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公平原则、共享原则和公信基准的市场理念。有些企业不尊重《专利法》中规定的发明人人身和财产权利,过度解读职务发明的所有权,剥夺发明人的署名权,认为发明人的创造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没有制度性地给予应当的精神激励和物质鼓励,结果让企业人才丧失了创新激情,企业也就丧失了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说到底,首先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社会共同进步、持续发展为理念,一方面挖掘人的潜力,另一方面挖掘文化、制度、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化所带来的潜力。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整个陶瓷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