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安 晖 :诺基亚输在不能与时俱进

来源:《陶瓷信息》 2013-09-10
阅读量:2427

    有人说爱洛普已经尽力,有人说爱洛普充当“卧底”,致使诺基亚终于“瘦身”到可以让微软吞下了。无论如何,智能手机领域将再也看不到诺基亚的商标。微软最终以71.7亿美元的交易额,收购了诺基亚的设备与业务。32000名诺基亚雇员将成为微软的雇员,诺基亚留下来的,则只剩下网络设备业务、专利业务以及Here地图服务业务。

    从木浆工厂,到橡胶轮胎,到通讯巨头,再到手机巨头,这家走过150年风雨的公司,在经历近几年智能手机领域的剧变之后,至此总算黯然画上了句号。

    关于诺基亚没落之由的讨论有很多,在手机行业进入智能时代之后,诺基亚也走错了很多步。归结原因,笔者认为至少有两处是诺基亚的致命伤。

    其一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愚钝。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异军突起,三星也痛定思痛继而跟上时代力挽狂澜,此时的诺基亚却依然专注于硬件的制造与改善。诺基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出卓越的工业设计能力,对于软件的开发却一直不甚上心,导致其对于新环境一直难以适应。诺基亚使用自主研发的塞班系统,与使用安卓的三星或者IOS系统的苹果比起来,只能算是半智能、甚至非智能手机。撑到最后,纵使投入了巨大研发成本,也不得不主动抛弃之。

    至如今,智能手机发烧友的数目不断增加,而功能机使用群体则一再萎缩。诺基亚的初衷未必是错的,正如瑞士名表的长兴不衰一样,或许诺基亚也是打定主意做好工业设计,而不是在花哨的功能上花费心思。可惜手机不是奢侈品,用户最终还是选择了花样繁多的智能机。

    放弃塞班之后,自恃甚高的诺基亚选择了WP系统,而不是日益成熟的安卓或者IOS系统,诺基亚再次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事实证明,微软并没有在手机系统领域做的得心应手。Windows系统的成功经验既无法移植到手机领域,WP系统的用户体验亦是乏善可陈。在这个软件称王的智能领域里,平台系统的劣势,再卓越的硬件设计也不能弥补。

    当前有论者声称,微软+诺基亚式的联合,意味着外观与电力上的无可挑剔,加上应用及配件系统上的“无所不包”,因而很可能会造就下一个苹果。然而笔者却以为,这种说法对于平台系统的重要性并未有充分的认识,对微软在手机应用及配件系统方面的发展也看得过于乐观。作为后来者,WP已经在用户体验及用户群体等方面落后许多,从而使得微软在事实上已经落后于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与其说微软、诺基亚强强联合,倒不如说是微软因此被拖入智能手机领域,并且接受全新的游戏规则。

    此外,诺基亚的另一处致命伤则是出在其庞大的产业体系上。曾几何时,诺基亚凭借其卓越的工艺设计、硬件设备成为销量最大的手机巨头,并且由此发展出来庞大而完善的产业链。产品的生产、物流、销售成本都因这种规模优势降到最低,从而强化了产品的竞争力。可以说,这种庞大而成熟的产业体系,足以确保诺基亚在功能机领域做到无人匹敌(即使在被并购之前,诺基亚的功能机依然保持着非常不错的销量和利润率)。然而也正是因此,产品本身的一丁点改变都会使整个产业链遭受很大波动,创新的效益,远远不如墨守的稳妥,从而导致诺基亚即使有绝好的创意与设想也不敢付诸实践,并最终与整个行业脱节。从这一点看,诺基亚几乎可以说是自己打败了自己。毕竟,时代在变,好东西有时也得跟着改变。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