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海:清泉洗心创辉煌搏未来

来源:中洁网 2013-07-02
阅读量:4645

  他是奉“爱拼才会赢”为信条的闽商的杰出代表;他是济南泉州商会的“永远名誉会长”;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又力行善为,自利利他的慈悲之心,成为一名佛商;而经商20多年的他,从没有忘记自己对家乡的责任。他就是辉煌伟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辉煌水暖集团山东分公司执行董事陈清海。

 

辉煌伟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辉煌水暖集团山东分公司执行董事陈清海

  初见陈清海,是在他布置简约而典雅的办公室里。衬衣、西裤、皮鞋、平头,说话时带着浓郁的南方口音,眼神里透着几分坚定与平和。办公室墙上,“清泉洗心,海纳百川”两幅字,成为他气质和精神的恰当写照。

 

  【弃学从商】从优等生到只身闯济南

  1985年夏天,陈清海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这是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每个班级只有前两名才能入级,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求学殿堂。陈清海作为班长,不但是学习尖子,更是优秀学生的代表。

  然而,正当陈清海全家沉浸在喜悦中时,一个“晴天霹雳”让这个清贫却温馨的家庭陷入了绝望——父亲中风偏瘫。在此之前,全家人只靠父亲种田、做工维持生计,现在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倒下了,对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那时候刚上高一,家里还有哥哥、姐姐和妹妹,母亲又要干活又要照顾父亲,全家挤住在一间面积不足30个平米的平房。到底要不要去上这个学,心里很纠结。”陈清海回忆说,最后在家人的坚持下,他住校继续读书。每当节假日回家,看到母亲辛苦地照顾父亲,又给自己带咸菜、带米,他都要流着泪去上学。

  想起这段心酸的往事,陈清海几度眼眶湿润。在贫困家庭的经济维持下,成绩优秀获得高中毕业。1988年,正是中国试行教育改革,所有大学生自费研读。作为重点班的陈清海又开始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考上后,家庭将面临难以负担的学费。经过几个夜晚的苦苦挣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参加高考了,出去挣钱养家”。也就是在那一年,19岁的他带着一百多块钱,挺起了贫困而压不弯的脊梁,伴着急促的火车汽笛,远离家乡。

 

  【小有所成】第一年回家就盖了两间房

  “只有走出去,才能改变家庭状况。”抱着这样的信念,1988年夏天,陈清海只身来到济南。当时并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靠自己的双腿来代替信息的闭塞,他选择了推销水暖阀门管件。

  因为有点文化,所以较快掌握得所有阀门的产品型号等资料信息。陈清海说,“当时见到烟囱、锅炉房就进去推销,有时传达室不让进,跟着别人进去或者编个什么理由,只要进去了就有机会,就有做成生意的可能。为了节约也不搭乘公交车,步行穿梭在城乡的大街小巷,平均每天行程不下十公里。”

  “当时只能靠勤奋和机会赚钱。”第一年赚了2000多块钱。陈清海回家后就用赚来的钱盖起两间花岗岩石头房,一间架起石板,一间只好敞着屋顶。“当年在农村能自己赚钱盖房、娶媳妇,已经很厉害了。”现在说起来,陈清海还一脸自豪,尤其是当时他才19岁。此后,陈清海一发而不可收拾,三年内陆续盖成五间沿街的门面房,21岁结婚成家。几年内,他从双腿跑业务变成了骑自行车,换摩托车,后来又换成了轿车,年年都在发展。1994年在老家买了市区的门面房,赚了钱又投资固定资产,去厦门、济南买房,似乎他的眼光总是比别人快几拍,成为在济泉州老乡中的翘楚。

  【发起商会】成为“永远名誉会长”之一

  春江水暖鸭先知。1998年,在济南商海摸爬滚打了十年的陈清海已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当时到南方,看到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马上意识到房地产的春天即将来临,所以在良好运作着济南良精阀门销售有限公司的同时,选定兼营比较熟悉的卫浴行业。正好当时全国卫浴一线品牌“辉煌水暖”颇有名气,开始在全国布局,凭借我个人经营诚信和多年市场经验优势,大胆涉足卫浴营销领域,成立了辉煌水暖集团山东分公司,正式开始品牌运营之路。”陈清海说。

  从2000年开始,他着手建立“HHSN辉煌水暖”品牌卫浴的销售网络,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学习成长与时俱进,生发出很多创意。比如辉煌水暖最早的广告语“装好房 配辉煌”,后又提升为“好家 好房 配辉煌”。他的构思倡议辉煌水暖集团的企业理念最终定格为“同建伟业 共享辉煌”。这一切都凝聚他的思想和智慧。在陈清海的带领下,辉煌卫浴在山东市场的销售一直名列前茅,业绩每年递增。截止目前,已拥有直营店3家,分销点107家,销售网络辐射全省17个地市,遍及到县下各乡镇,如今济南许多大型地标性建筑都有辉煌品牌的影子,深受广大齐鲁老百姓的信赖与好评。

  “泉州商人单打独斗很厉害,但缺乏‘抱团’意识。”2001年,经过陈清海的提议和几个泉州老乡的积极筹划组织,于2002年12月08日发起成立了济南泉州商会,成为省城济南的第一家异地商会,齐鲁闽商开始从“独行侠”向团队协作蜕变。2003年,《商会志》出炉,陈清海当选为“永远名誉会长”之一。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清海去北京出差接触到“中鸿基”,凭借多年来形成的敏锐商业嗅觉,他发现民间资本悄然崛起,意识到“闽商联盟、资本融通”的发展趋势。回来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召集商会几大股东,发起成立了山东中鸿基投资有限公司,开创了齐鲁闽商经济合作之先河,引领着更多商会企业扎根齐鲁,跨跃腾飞,践行着梦昧以求的商会新经济模式。从2009年到2012年,陈清海沉淀和总结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经营智慧,给人生事业稳健发展铺开了大道,为闽商的进一步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转型佛商】为事业和人生积累智慧财富

  事业步入正轨、蒸蒸日上,一切似乎都在陈清海的掌控之中,但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他总觉得“缺点什么”。2012年元旦,陈清海陪朋友去山东博山正觉寺,正好赶上法会,他被当时的场景震撼了。为什么连港澳台、马来西亚等地华商都跑到这里来参拜,单纯为求财求福吗?不,没有那么简单,陈清海在心里默默地说。他决定一探究竟。

  随后,陈清海在一年中去了正觉寺数次,其间接触到了仁炟法师,开始真正了解佛教智慧的博大精深,求索于千年不朽的奥秘,体悟基业长青的企业之道。他参加了正觉寺举办的佛商高级经理禅修班,“很多人重视金钱和物质财富,却忽视了精神财富上的智慧。而现在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拼的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掌控与创造金钱和物质财富的动力源泉就会源源不断。”

  “经商20多年,也应该停下来静静心了。”在陈清海看来,儒商是修身,而佛商是修心,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老板自心的管理。佛商的“佛”表示的是企业家内心的觉悟和智慧,“商”代表他在信仰和智慧状态下的商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因此,佛商才是商人的最高境界。“佛教能让人清醒地认识自心及人生的真谛。从宇宙看,地球是人和动物的娱乐场,行业只是一种媒介,企业是一个通道,老板不过是金钱和财富的托管者,每个人进坟墓前统统都要放下,睡不过三尺、坐不过一方、食不过三餐,活着时要当好金钱和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不要天天痛苦地追求着结果,而要懂得充分去珍惜享受人生经历中最好的每一个当下,智者成长,行者无疆。”陈清海注重德行教育,还送子女参加暑假全国大学生阳光人生禅修班,让孩子去那里当义工。“要给孩子开启智慧,点燃梦想,而不是给他们留攒多少房产和金钱。激发孩子用爱做人,感恩行孝,学习佛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切将随之而来,这样事业才能永续发展。”

  陈清海说,“事实上,大部分闽商都像他一样,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但有了金钱和物质的同时,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往何方。接触佛教后,他感到豁然开朗。境界提高了,做事情的思路和眼界也与别人大不相同。公司如同寺庙,老板形似方丈,营造好企业道场,在经营中修行,在修行中经营,渡化员工一起快乐成长,生发大智慧,释放正能量。通过企业平台帮助有意愿、有良心、有孝道的人,实现他们的个人目标,让他们的父母过上好的生活,升起他们振兴家族的梦想,成为家族的骄傲…… 一转身,顺便实现公司的目标,这样企业才会有前途。圆满一个又一个的员工梦、老板梦、家族梦,也成就了企业梦!凝聚成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心系家乡】修祠堂、捐学校、助同乡

  饮水思源。事业走向成功的陈清海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没有忘记养育他长大、教育他成人的父老乡亲。凡是家乡的事找到他,他从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福建的孝道文化保存较好,“慎终追远”的观念让农村十分重视祖祠的建设,几乎各村都有祠堂。当陈清海知道家乡要修祖祠时,他毫不犹豫地捐了20万元,并带头回乡兴建。此后,村里建老年活动中心、扩建学校等等,每一件事陈清海都带头捐钱。在他的家乡,提起“陈清海”三个字,邻里老少有口皆碑。

  不仅如此,在泉州老乡眼中,陈清海也是个“老大哥”、“热心肠”。2004年,听说一个老乡得了白血病,危在旦夕,他带头发起捐款,筹捐了十几万块钱,挽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多年来,在济南的泉州老乡中,有生病的、有出车祸等等,只要有困难,陈清海都会带头捐款,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老乡要进济南市场经营,需要租店铺,他也总是乐于帮忙,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帮他们找到好位置。

  “宁可把钱挥霍,也不愿用来回报社会,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大的悲哀。”陈清海说。改革开放让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要“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企业家应该以企业的方式去报国,老板以老板的方式爱民,他也是这样发心,从点滴做起,每个善举从几元钱到数十万元,一次次在增加。多年来,大到汶川地震,小到关爱犯罪少年,陈清海始终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良知回报着社会。

  【后记】

  与陈清海交谈轻松而愉快,感觉不到商人的狡黠和咄咄逼人的压迫感。毫无疑问,商场上的陈清海是成功者,但他更大的成功在生意之外。

  做生意,他凡事都比别人早想一点,喜欢观察和思考,又有爱拼敢赢的精神,因此,总比别人早发现商机,这也是他商业敏感的来源。他又敢于创新,把一向喜欢单打独斗的闽商通过商会捏合到一起,发挥出更大的能量。更重要的是,他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他的“血管里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这或许才是他与众不同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