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修工被瓷砖砸死!安全事故频发,为建陶行业敲响警钟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5-05-22
阅读量:1668

近日,发生在深圳的一起跟瓷砖有关的安全事故被公布出来:一名铺贴施工工人被瓷砖砸死,引发建筑陶瓷行业内外关注。这一起事故再次撕开了建陶行业安全问题的疮疤。

据中陶君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建陶行业已发生3起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而回溯至2024年全年,与瓷砖有关的安全事故更是高达13起,致使14条鲜活的生命消逝,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这些冷冰的数字背后,承载的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与伤痛,更暴露出整个家居建材和装修领域亟待攻克的安全难题。这些惨痛的事故案例,无疑为包括建陶在内的整个家居建材行业敲响了警钟。

 

建陶行业今年已公布多起安全事故

造成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300万元

5月6日,深圳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公布了当地一起在批量精装修工程中发生的一般其他伤害事故的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5月8日10时30分许,在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星河天地五期二栋地下负四楼,距离电梯(货梯)150米处堆放大理石瓷砖的旁边,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当时,项目已完成并验收,但因业主提出瓷砖空鼓问题,深圳嘉*公司安排工人进行整改。工人彭某在负四楼准备制浆刷浆时,由于搬运或挪动大理石瓷砖,导致7块捆绑在一起的大理石瓷砖倾倒,压在她的双腿上,使其面部朝上、后脑朝下摔倒在地面上。由于彭某未佩戴安全帽或未正确佩戴,最终导致其后脑直接摔在地面上,造成重伤。

根据报告,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彭某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同时,竖立摆放在A型架上的大理石瓷砖未作有效固定,存在倾倒风险。而间接原因则包括深圳嘉*公司未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工人违章作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安徽坤*公司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将劳务工作分包给无资质、无公司的个体包工头王某川,以及王某川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承接劳务工作。

这起事故导致1人死亡。死者彭某,女,49岁,四川眉山人,经广东德方司法鉴定所鉴定,符合摔跌致重型颅脑损伤引发急性中枢循环呼吸功能衰竭死亡。事故还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人民币。

3月13日,佛山某地应急管理局公布的一则机械事故调查显示,2024年12月24日下午14时许,在当地一街道某陶企总部大楼项目,发生了一起机械伤害事故。当天上午,一名工人携带消防指示牌等施工工具,到事发现场进行安装作业。工人独自一人站在剪叉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里(电动)操控移动平台,未及时观察周围环境。在经过东侧步梯门口处时,由于未考虑到门洞高度不足以安全通过的危险性,其胸部及头部被挤压在门槛下沿及平台护栏上沿之间。该工人未能正确操控电动平台,导致电动平台持续向前移动,他无法摆脱被挤压的状况,最终因长时间被挤压胸部及头部,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此图为AI模拟生成

调查报告显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名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有关高空作业平台移动时平台里禁止站人的操作规定,站在平台里电动操控移动作业平台,移动时未确认周边环境。间接原因是该工程的分包单位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操控剪叉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教育及培训,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未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这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3.8万元人民币。

3月22日15时许,清远某地陶企陶瓷厂园区内,某公司在进行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间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2月24日16时12分许,肇庆高要区一陶瓷厂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

1月5日9时16分许,东源县一陶瓷厂发生2名工人清理水沟时被水管砸到的事故,致1人死亡1人受伤。

此外,2月4日18时53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库街一陶瓷装饰城商铺发生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反映出终端市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提示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建陶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

哪些“致命漏洞”?

中陶君在整理资料时发现,2024年建材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中,按建材小类来说,建陶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较高;按事故类型来说,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坍塌是建材行业事故频发高发的五种类型。

而今年以来,建陶行业内发生的事故类型大多与往年高发事故类型相契合,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总有人因相似的缘由遭遇意外,进而引发事故,最终造成人员死亡。

由此可见,建陶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致命漏洞”,亟待加强安全管理。那么,陶企安全管理方面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中陶君观察后分析发现,陶企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致命漏洞”:

设备方面,部分陶企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生产管理粗放,落后工艺和长期服役设备大量存在。

管理层面,安全制度与执行两张皮。人员培训方面,安全生产培训流于形式,导致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基础薄弱,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等。此外,工程作业多为外包作业,行业准入门槛低,对相关作业风险辨识不清,未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长期存在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未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好对应防护安全措施等问题,导致人工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

从行业属性来看,异常工况处置事故频发,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粉料块料储存、物料混合搅拌、物料包装外运等环节,涉及处理料斗料仓下料不畅、上料口堵塞,清洗搅拌罐、减水剂罐等异常工况处置作业,加之异常工况人员处置能力不足、违规违章作业行为严重等,导致事故频发。

总的来看,建陶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且较难管理,行业具有阶段性生产、季节性用工、安全生产工作连续性不强的特点,在行业发展下行的情况下,当前大部分陶企经营困难,导致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设施缺失,加之工艺设备老旧、自动化程度低,多数作业依赖于人工操作,现场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管理较为薄弱。

针对以上问题,中陶君建议陶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及制度的落实:

1.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进一步建立并实施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督促陶企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行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改造环保设施,及时辨识新风险,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2.科学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针对事故多发环节,制定风险管控清单,落实作业过程管控措施。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尤其要提升异常工况作业管控水平。

安全事故不仅会对陶企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还会给遇难职工家庭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痛。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不是陶企愿意看到的。以上这些事故案例用鲜血写就的警示,应成为建陶行业高度关注生产安全和转型升级的号角,而不是选择忽视“带血订单”背后的失去的生命代价。每一块安全出厂的瓷砖,都应该刻着两个看不见的LOGO:一个是企业的责任,一个是行业的良心。同时,建议陶瓷人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施工过程中,抑或是在终端市场,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

转发这篇文章,让安全意识在建陶行业传递;践行安全举措,让安全生产成为行业发展基石!

责任编辑:刘思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