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细节但败在格局

来源:《陶瓷信息》 2013-06-24
阅读量:1421

   这是马云针对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所说的体会,马云和乔布斯有个极为相似之处,就是他们的非主流文化,风险投资商瓦伦丁回忆乔布斯时说:“他努力要成为反主流文化的化身”,马云亦如,正当大部分企业都对“细节决定成败”顶礼膜拜之时,他却在说,“当前企业一般都是赢在细节,但败在格局,细节好的人一般格局都差“,其实并非不需要细节,但不能缺乏格局,格局不高必然细节问题多,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爱车一族中,很多人都喜欢SUV,即越野车,因为视野开阔,此外,著有《大趋势》一书的作者,萘茨毕特说,他去过亚马逊河多次,但有一次坐飞机经过亚马逊河上空时却发现,他所看到的竟和地面上观察到的完全不同,所以说,高度不同,也就是格局不同,决定了人们视野的差异。

  马云是个格局高的奇才,如他有一个怪论,“工作不要太认真,快乐就行”,相信90%的企业都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有一些笔者亲自见闻的故事,新房漏水是经常发生的问题,笔者所见的一例是热水供水管没有接上,中间空了2CM,另一例是下水管装偏了,水全渗到墙中了,第三例是下水管中被故意塞了一根木头,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决非偶然,也不是水平低的问题,实际上是民工有怨气,塞木头的案例就是因为老板欠工资,其余的案例也都有一些共同之处,由于各种原因令民工感到不快乐,相比之下的另一个案例,笔者去年赴港在一家旅馆里看到几个工人在墙角上抹胶,他们像锈花一样,趴在地上,那么认真,我不敢说他们工资有多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们至少没有怨气,而怨气的根源主要在老板,原因不外乎扣克工资,甚至扣发工资,近年来随着政府管控的力度加大,这种事件越来越少了,但是要谈到令员工快乐,还是差得很远的,而这种现象和企业格局不高有关。

  其实快乐并不完全等于收入高,但它和员工内心满足程度是高度正相关的。著名的美国3M公司,员工每个星期可以有一天从事自己喜欢的项目研究,不同部门的同事可以自由组合成立创新小组,公司还会组织各种创新展览,鼓励各种创新想法自由地交流碰撞,3M并不属于高科技公司,但是它对草根一族员工营造的创新氛围令员工很快乐,使3M实用型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整个公司员工广泛的参与创新实现了公司发现市场各种缝隙,并且填补这些缝隙,而不是企图垄断个别市场的战略,这种战略特别适合中国大部分普通的制造企业,而这种依靠员工广泛、持续不断创新的前提就是企业领导的格调高。

  格调高的公司都有一种自由、平等的文化,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一方面大力实施扁平化的改革措施,另一方面把公司从官僚文化变革成一个自由平等的文化,他直接和员工交流,鼓励一线员工发表意见,提出创新想法,令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在苹果公司里,尽管乔布斯脾气暴躁,但他们设置了“挑战乔布斯奖”,专门表彰那些敢于反驳,和他争论的人,苹果还有一个从第一线员工到顶层组成的百人会议,专门讨论公司的重大项目。闻名于世的麦肯 咨询公司的创造人马文鲍尔发现,一些倒闭公司并非因为领导者的能力和努力不够,而是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而企业当家人的格调决定了企业的文化和行事方式,其实也决定了企业的前景。

  实践证明,企业的差异并非在细节,而是在领导者的格局,一个将注意力专放在打卡,考勤,各种严惩罚制度的企业是走不远的,相反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企业,处处给予员工以强烈正刺激的企业才是有前景的企业,3M如此,通用如此,IBM亦如此,“强烈正刺激”,就是IBM在上个世纪提出的,这也是它能一次次渡过难关,能够始终在IT产业中名列前茅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企业是否能反思一下,比起这些优秀的企业,我们的格局是否还能提升,在这个创新决定企业前景的时代中,只有当员工快乐时,才会有层出不穷的创新,最终才会有企业的快乐。

责任编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