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中国现在走出去的企业应该说都有了足够的实力。但这种中国式的朝气,正面临着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服务、国际政治等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一些挑战。
我想我们面临第一个直接挑战就是产品和服务,企业在国内做得成功,仔细分析的话,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中国企业对于本土客户的需求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基于这种了解我们能够提供最佳的,针对中国客户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三一也包括其他企业在中国成功的一个原因。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出口模式去做这个全球市场的时候,就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于海外客户的需求没有办法深刻了解,也没有办法了解技术标准,这就碰到一个障碍,不能够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直接投资,或者通过并购,或者通过任何方式,一定要建立全球研发和制造的体系。你才有可能为当地客户,为国外本地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全球化的必要。
第二个挑战是品牌。中国企业走出去,打还是不打自主品牌,没有自主品牌,就只能在价值链的低端苟活。而自主品牌的建立,都需要从“中国制造”的整体负面形象开始,对品质和服务长期执着,对品牌沟通持之以恒。
第三个就是关于文化和管理的挑战,因为刚才讲到产品本地化,品牌,但是人是创造一切的主体,没有一个本地化的专业团队,所有这些设想全部落空。独立于欧美主流文化之外的中国企业管理风格,在外面,文化差异非常大,非常容易引起管理上的冲突和文化上的冲突,中国企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软的挑战,也是非常致命的挑战。
我们的体会是这样的,我们回到企业一个基本价值,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像三一,我们追求品质改变世界,我们强调高品质的产品,我们强调一切为了客户的理念,我们强调帮助员工成功,愿意与员工共享发展。这样一些理念我们很高兴的发现,无论是印度,还是德国,无论是美国,还是巴西,能够为大部分的员工所接受,因为这是他们所熟悉的理念,关注品质,关注员工,关注客户,如果作为企业一个基本价值的话,我想逐渐会获得员工的认同,外籍员工的认同,这是第三部分。
最后一部分就是国际政治,大家最近比较关心的,因为崛起的中国是21世纪地缘政治的挑战之一。与此同时全球企业界也不得不面对中国企业,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或明或暗的,在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的待遇,我们三一项目在美国被总统叫停,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一定会动到别人的奶酪,我们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中国企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遇到不平等制约的时候,我们态度是非常明确,我们一定要勇敢的维权,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中国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在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制裁的时候,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这样制裁就会越来越少。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的理解,全球化就是本地化。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