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CHINA就是昌南,就是景德镇,就是中国。2012景德镇瓷博会拉开大幕,我们脚步所到之处,都能听到瓷器的悦耳之音,这种声音源于昌南,属于中国,远播世界。
“让世界倾听中国昌南的声音”。10月18日,大江网专访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并就“瓷博会助推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陶瓷产业的调结构、促转型”以及“陶瓷网上营销”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为昌南的今天和未来把把脉。

专访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
◆谈瓷博会对助推景德镇以及陶瓷产业发展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产业得益于瓷博会 坦承“办瓷博会尝到甜头”
景德镇瓷博会一年一届,已经办了八届,今年是第九届。那么,瓷博会对于助推景德镇以及陶瓷产业发展有何作用呢?
黄康明说,今年来参加瓷博会的商客、专家以及各界人士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多。这说明瓷博会越办越兴旺,越办越受到全世界陶瓷人的关注。在他看来,今天的开幕式非常成功,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景德镇俨然是一个欢乐的海洋。他说,瓷博会围绕“博览世界精品陶瓷,弘扬千年瓷都文明”这一主题,为传播中国陶瓷文化、展示世界陶瓷产品以及开展世界陶瓷技艺交流等方面,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这几年办下来,我们尝到了甜头。”黄康明坦言,景德镇每年办一次瓷博会,对于推动景德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拉动陶瓷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举办瓷博会 仿佛又回到康雍乾三朝时的极盛瓷都
在历史上,景德镇素有“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美誉,从事陶瓷艺术和产业的人都聚集在景德镇。在黄康明看来,景德镇千年瓷都地位的确立,不仅仅是景德镇本土陶瓷人勤劳、努力和智慧的结果,更是世界各地陶瓷人共同心血的结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举办瓷博会,又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康、雍、乾三朝时的极盛瓷都。”说起当下的景德镇瓷博会,黄康明自豪地说,全世界做陶瓷做得最好的,卖陶瓷卖得最好的,学陶瓷学得最好的,研究陶瓷研究得最好的,都汇集到了景德镇。这样一种场景,正是他文章拷贝于华夏陶瓷网们所希望的。
◆谈景德镇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
景德镇陶瓷未来发展的方向 就是要做精品、做高端、做引领
在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44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中,景德镇也位列其中,制瓷资源的不足致使景德镇瓷业发展面临着转型的过渡。
谈到未来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黄康明说,景德镇陶瓷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做精品、做高端、做引领。
据介绍,目前,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大陶瓷的格局和思路,将以日用陶瓷为基础,以高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以高端的艺术陶瓷为引领,以建筑艺术陶瓷为补充,重点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黄康明表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这样,瓷都才能承载起“做强陶瓷产业,调优产业结构”这一历史重任。
◆谈如何扶持小作坊和大企业
既要力挺“航母”企业 更要大力扶持小作坊生产
景德镇窑火烧了千年,境内大大小小的各类瓷企和小作坊数不胜数。
在黄康明眼中,景德镇大的陶瓷企业和小作坊一样重要。他认为,既要力挺规模化的“航母”企业,更要大力扶持小作坊生产。因为景德镇既要发展以规模和量化生产的日用陶瓷,也要发展小作坊的“个性”产品。因为,往往只有小作坊才能“精工细作”产出陶瓷精品。
黄康明透露,景德镇计划把精品小作坊聚合起来,打造一个大的品牌。目前,已经规划好了一块地,届时将把几十家分工不同的小作坊组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交流。
◆谈陶瓷网络营销方式
陶瓷网上营销尝“甜头” 看好网络营销方式
谈及陶瓷产品网上营销。黄康明说,他非常看好网络营销方式,因为今天,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景德镇的网上营销开始于前几年,近年来尝到了甜头。”黄康明告诉记者,网上营销非常适合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近些年,景德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让自己的产品“上网”,目前,网络营销的影响不断扩大,网上营销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大。(文/黄康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