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9月21日,我们报社一行4人,专程去广州拜访了一直支持我们杂志和报纸的五位教授们,其中有不少令人感动的环节,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刘康时教授,已经是八十七岁的耄耋老者了,我们走入广州友好老年公寓时,刘教授正被一众老人围着,听刘教授讲故事;当我们大声说到:刘教授,我们给您送月饼来了!其余的老者羡慕得像小孩一样说到:怎么没人给我们送月饼呢?刘教授顿时乐了。刘教授和佛山陶瓷企业来往指导技术十数年,在佛山有大量的朋友、学生、“粉丝”。看望刘教授,令我敬佩的是他贴在墙上的一手好毛笔字。作为解放前的老牌大学生,几乎每人书法方面都有一手,刘教授的笔头功夫实在了得。“知无涯”、“廉者常乐无欲,贪者常忧不足”。二福字帖表现了刘老“活到老学到老”、以及清心寡欲的恬淡心态。在老年公寓,向刘老师讨教书法的“粉丝”不在少数。等我们起身告辞时,刘教授执意把我们送到电梯口,走起路来,稳健、大步,丝毫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
比刘教授小两岁的胡守真教授,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一向关心《佛山陶瓷》杂志,在家里用钢笔写的培训教材(针对编辑的),笔迹齐整规矩,抄写了三页纸张。满头银发在阳光下非常耀眼的胡教授讲起二十年前石湾陶瓷的往事,引发大家阵阵笑声。胡教授正应验了“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古语,身板虽然瘦,却健康无忧;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
五十多岁的吴建青教授,肩负材料学院的重任,每批研究生的毕业课题和论文,都要亲自把关。他坦言:最近很忙。而谈起最近陶瓷行业的宽体窑、薄板砖、软抛釉等课题,他却兴致很高,谈兴很浓,对佛山很多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动向,一清二楚。坐下来喝了一口茶,吴教授的电话已经响起,课题组提醒他马上去开会。我们连忙告辞。
饶平根教授,对我们一众人非常欢迎,首先拿出最好的茶叶招呼大家。谈起每年指导毕业的学生,他说:论文多得书柜都放不下了。饶教授每年都向《佛山陶瓷》杂志投稿,而且稿件质量非常高,是读者们必看的好文章。
曾令可教授退休多年,却一直被材料学院返聘。在他的书桌柜头,放满了各种陶瓷制品。谈起用特种陶瓷制造的节能炉具,他非常开心,这个项目拿了广东科技一等奖,可以比传统炉具节能20%以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炉具的传热方式。问起现在忙着什么课题,曾教授说:建筑陶瓷的宽体窑已经成熟,是时候从理论上好好总结的时候了。年底准备参加一个宽体窑论坛,正在准备发言的论文。
拜访教授们,比较一致的感觉是:他们无论老中青,对学术和专业的追求都无止境,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现在热门的话题。这些教授,都曾经或者正在贡献于国家的建陶事业,为行业的健康运行出谋划策,耕耘不已。
在回来佛山的路上,我勉励同行的年轻人说:你们要好好向教授们学习,不可荒废大好青春。(作者/乔富东)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