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天:不可完全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

来源:《产经评论》 2012-09-26
阅读量:1542

    在“转型、升级、调结构”大潮中,全国各地都要追求高精尖产业,各个城市都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每个角落都要大搞现代服务业,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造成的有效生产力流失却漠然视之。这是因为在相当数量人们的心目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被外国人残酷剥削的“血汗工厂”,中国从此都要搞高科技、赚大钱。许多公开发表文章中充斥着对中国赚取微薄代工利润的不甘,好像所有人都要像“高富帅”一样享受“有品质和尊严”的生活。

    殊不知,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对从中国迁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翘首以待,对大驾光临的“剥削阶级”热情拥抱,他们坚信,拥有能够占据市场需求的有效生产力才能够有国家的未来。此消彼长之间,中国的出口减少了,进口增加了,因此,7月出口同比仅增长1%,而进口却增长了4.7%。

    事实证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却绝非一步之遥,而是一条艰苦奋斗的漫漫征途,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只是一厢情愿。“转型、升级、调结构”需要时间,“中国创造”需要积累,新财路尚未成功开辟,旧财路切不可放弃,否则衣食有忧。在高精尖产业、先进金融业尚未能执中国经济牛耳之际,盈利以美分计算的虽然微薄却很实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我们不应忘记,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赚来了巨额外汇,然后支撑中国实现了经济奇迹。

    中国这样的超级人口大国,根本就没有理由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精尖产业和先进金融业虽然光鲜亮丽,但是并非一日之功,以当前情况来看,我们应该稳步向前,避免结构转型过程的急功近利

责任编辑:张建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