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中国陶瓷网讯 2012年陶瓷行业出现了极寒,虽说各家有各家难,但各自还有各自招。终端推广、加大招商、产品翻新……“调整”上演在各企业各品牌的生存、转型、壮大过程中。
威臣企业策划部总监 葛藤 (摄影/李勇)
据了解,威臣企业的战略调整,已经受市场考验近一年时间。谈到调整后的销售情况,葛藤说,今年做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品牌、产品在低端市场上的表现很给力。到现在为止,威臣企业每个品牌的专卖店大概在一百二三十家左右,专卖店面积以200平米大小为主。
近日,记者就上半年陶企企业发展情况,走访了威臣企业。前身为专业抛光厂的威臣企业,伴随企业实力的加强和提升,一度开展品牌化路线,并成功打造了柏戈斯、宝力等相对知名的陶瓷品牌,很好树立了品牌形象的同时占取了中端市场的大量份额。如今行情不好,企业调整迫在眉睫。是追寻品牌化路线继续高走,还是迎合市场“对症下药”?
谈及行业现状,企业都有很多话唠嗑。房地产到精装房,精装房到保障房,似乎都牵扯到每一块砖的命运。“陶瓷行业整个大的方向依旧是往下走的。房地产回不到1999-2008年间的发展速度,陶瓷行业的命运也不见得明朗。”葛藤告诉记者。在地产经济板块中,房地产中的精装房或将成为房产经济的主要潮流走向,那么中端瓷砖产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很多品牌达到高端路线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仍旧走高端路线,很有可能导致企业不堪重负。我们的品牌之路,不能亦步亦趋。高端市场份额固然存在,但是我们暂时无法和大企业大品牌去争夺,就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来做。”
此外,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硬性要求,也铸就了中低端瓷砖市场的大量刚需。由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稍低,就促使很多企业在市场需求和品牌定位上的调整应对。
“我和老板沟通过很多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威臣应该要适时转变战略,坚持稳走中端,并抢占中国庞大的低端市场,做低端市场的老大。我们的产品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去降低成本销售的。”葛藤信心十足地道出自己的想法。他还透露,企业发展要顺应市场发展,企业的定位更应“与时俱进”。
瞄准保障房及三四级市场的巨大消费空间,各大品牌也纷纷开展渠道下沉策略。如何在逆境中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如何抢占市场,已成了当下陶企内外兼修的攻坚目标。然而众多专业抛光厂的无声消失,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这一空间深深吸引了威臣陶瓷的关注,打造中低端市场的王牌陶瓷品牌,被提上威臣发展的日程。
“陶瓷品牌琳琅满目,大品牌也好小品牌也罢。消费者选择的,才是价值的真实体现。”某陶瓷行业人士感叹道。“品牌建设是回过头来的事情。现在大部分人对品牌的认识陷入了误区。现在很多所谓的高端品牌其实和低端的产品还是同一个概念。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有高中低端的区别,在低端里面都会有一个很出色的。现在真的在陶瓷行业的话,低端这一块还是很欠缺的。”
有分析人士称,中国广大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们,普遍对品牌的认识较低。他们注重经验的传承、持久的概念,还有视觉上的第一感觉。三四线市场作为威臣企业的主要战场,其凭借自身心思力度的到位投入及市场同类企业对比下的系统优势,而“知名”终端,“受宠”终端。
也许,在各大品牌一路追捧高端化、贵族化的热潮中,威臣企业的“田忌赛马”策略不失为一种绝妙的决胜终端之法。(文/中国陶瓷网记者 严张报道)
注:凡注明“中国陶瓷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中国陶瓷网(0757-825321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