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论坛主持人:地产中国网总编辑 谢红玲
论坛嘉宾:
soho中国董事长 潘石屹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文林峰 文林峰
欧神诺陶瓷董事长 鲍杰军
鹰牌集团总裁 林伟
强辉陶瓷集团企业顾问 傅世庄
谢红玲: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2012中国房地产泛家居跨界峰会,我们隆重邀请了我们领导,和潘总,还有陶瓷企业家,欢迎你们。今天我们把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的商业领军和意见领袖聚集在一起,主要是想探讨这样几个关键词:调控、突围与品质。
关键词一:调控
主持人:调控,是当前房地产上下游均要面对、无可回避的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它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天气一样,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要被动接受,谁也不能置身事外;有人说限购政策可以理解为临时的交通管制:前方出现交通拥堵了,塞车严重,信号灯失灵了,于是就得交警上路,限制一部分车辆通行,“让领导和列宁同志先走!”然后慢慢再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
也有人说,限购政策实质上就是一种休克式疗法,以行政手段临时关闭市场,待保障房大规模建设跟上,住房市场供应结构完成重大调整,限购也就可以寿终正寝、正式退出了。
限购的杀伤力在沿着产业链方向迅速向上下游传导,上游是土地出现滞销,流拍、底价成交频现;下游是建筑施工企业、家居建材行业订单减少,没生意可做,好不容易捞到一单生意,还要忍痛接受甲方的各种苛刻条款,比如先垫资再开工,等等。
林伟:来自陶瓷企业的,调控之后有几个明显的状况:
一、产销方面不平衡的情况进一步的凸显,生产的产能事实上也在下降,这是产销之间不平衡的状况。
二、生产成本的上升的幅度不能大,而产品价值下降的幅度可能也是比较明显的。这个状况使很多企业的经营很困难,盈利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三、名牌的集中度,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相对来说,品牌的集中度提高了。这是我三个方面状况的判断。
潘石屹:我从去年年初,政府开始限够的时候,没有参加过一次房产的论坛,就是在今年的上个月底亚洲博鳌论坛,就是我们的陈淮主任参加的论坛,我也推掉了。所以今天破例了,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政府都限够了还说什么,主要让政府说了,因为别的措施开发商都可以说,利率降低点,提高点,首付款等等,说的时候都可以讨论,对的,不对的,出发点是一样的。现在都限购了,这个问题就无法说了。我经常写微博,在微博里说家庭的时候我老婆就批评我,说公司的事情网友说我打广告。谈国家的事情,领导找我谈话了说影响和谐,谈谈房地产都限够了就不能说了,说了不知道谁高兴?
我今天来不谈房地产,就谈谈卫浴的发展,咱们想一想,卫浴的发展下一步有多大的空间,中国每天每人冲一次澡,用你们生产的马桶去上卫生间,我觉得你们这个行业比我们的房地产好,我非常的羡慕你们,也没有限够。
鲍杰军:把这种限够看作是一种常态,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30年后肯定存在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型其实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整个陶瓷行业把限够变成常态,把我们的行业作一个调整的话,重新定位,重新调整,其实这种限够对我们的行业是有好处的。
我刚刚也听到,房地产企业有很多的库存,一听到库存我们就高兴,有库存我们就清库存,我们关心的是不是能够卖出去,如果卖出去我们就有生命力。虽然2011年调控虽然不是最严厉,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2011年能够顶过去,我觉得2012年问题不大,因为房地产企业开始销售了,对于我们下游企业来说还会有空间。
关键词二:突围
主持人:我想可能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萧条期内,产业链上下游大多数企业家们思考最多的问题。最近是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年报的时间,有一组相关数据或许能够简单揭示当前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困局:据沪深两市69家上市房企的2011年年报显示,他们总共实现了391亿元净利润,但同期负债超过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1%;同时,这69家公司的存货量达到72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有研究表明,2011年500强房企的平均存货量已达到99.89亿元,创历史新高。因此,如果说去年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环境还仅仅是“偏紧”,那么今年确实可以再加深一下警戒色,定义为“紧张”。政策高压、存货高企和经济景气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进入去库存化已是不争事实。在这样的压力包围之下,是被动挨打,还是主动出击,我想不管是作为产业龙头的房地产企业,还是作为产业重要链条的陶瓷企业,每位企业家心中都会有一本账。
文林峰:首先有一点,我们要面对市场,冷静的看待是,寻求新的转型升级和调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自己不去适应,会受到限制。转型升级面临新兴的市场,住宅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同时我们面临老年社会,现在还没有针对老年设计的产品,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也希望我们在座的不管是开发企业,还是建材企业,能够借着调整的机会,提高品质,创造更好的品牌,为我们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建材品和房子。在这个时期可能就是一个品质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如果认识这一点会走出一条心的道路。
傅世庄:这几年来我有一点,我跑遍了祖国的大小城市,房地产调控以后这两年,我们这些陶瓷行业只能是搞后勤的后勤兵,受到的影响力,流血牺牲肯定没有冲锋陷阵的多了。给我一种感觉,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包括我们的房地产业和陶瓷行业,我们的整个集团,我们的常规企业,一年也就是20几个亿,只要用心去找,一线城市找不到,就去二三四线城市去找,城市找不到还可以去找农村。突围很正常,每一个企业,挑战和机遇是平等的。市场看你怎么去寻求,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感觉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感觉有压力。但是你要正确面对压力,动脑筋,用脑子做生意,办企业的年代了,以前的老黄牛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我们做企业也好,我们的消费对象是老百姓,你做服务的时候你的对象一定要找准,不能“通吃”所以我从我的周围看到,第一我们的产品盲目扩张得到了抑制。以前是靠数量和产量,像我们企业一天的产量是16500万左右,有的企业将近3万多平方,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就像我们的烧米饭和蒸馒头一样。
潘石屹:对于陶瓷行业突围两个建议 一、在陶瓷行业跟别的行业是一样的,不能单独都斗。你们在社会上要有你们地声音,你们对社会的进步,对社会质量的提高,我们整个行业的愿景,我们到底做什么事情要有声音,现在我们没有听到这个声音,有可能你们说了,一个人一个人说了每个这个声音,这个声音特别的重要。你们这个行业基本处在没有声音,这种声音是发布给全社会的,一家一户的也好,哪怕不用的人也知道,你们在过去的30年中,对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要做,我们实实在在的为大家做好事情,另外做了还要说,我觉得说还不够,包括大人民大会堂来说也是应该的,这个会也是有价值的。
二,在技术上面要突破。各行各业都一样,如果在技术上不突破马上会突破。我去年的7月份到美国去度假,正好碰见比尔盖茨基金会研究马桶的人,我和他聊了聊特别的受启发。他说我们各行各业在一二百年前都是大幅度的进步,只有我们的马桶,对我们自身的排泄物的处理是极其落后的,他说里面有一定的营养成份,可是里面带来的污染量是非常大的。他们比尔盖茨基金会花了两年的时间,聘请了80多个专家进行研究,有我们自身的排泄物把营养的东西提取出来和有污染的东西处理掉,这个技术能不能在中国的市场推广,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是有影响的。陶瓷行业从数量上来说是非常大的,从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上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关键词三:品质
主持人:我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质量问题的发生,是开发商是施工的管理,还是材料产品质量不过关所导致,还是我们整个行业,产业的水准在走下坡路,我们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是?大家应该怎么做?
潘石屹:前几天到博鳌去没有参加论坛,我参加了一个采访。有个记者问我,他说房屋的质量为什么越来越差,投诉的越来越多,的确是这样的。我们看所有媒体的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房子质量和问题报道的量非常的大,好多事件都是恶性事件,各种各样的事件出现,我们非常客观的想一想,咱们就看房子的质量,今天我们2012年,2011年生产的房子和前五年比是不是进步了,我觉得任何一个人,你亲身感受到,你住的房子一定和我的节奏是一样的,我们房子的质量在大幅度的提高,这个不见得是开发商的功能。房地产是把其他的技术组合起来,是不是到2012年的下半年,我们的房子的食品一样出现问题,我觉得不是这样,购买房子的时候100万,住房子的时候是200万,如果想一想100万的房子,结果最后值50万,有重大事故都是重大的事故。这样的话我们就小范围的说一说,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听一听,如果没有道理就别听的。
鲍杰军: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精装房,以前提供的都是毛坯房,包括施工过程,这些零部件的质量,产品材料的质量,每一个地方出来一个问题的话,会影响整个质量的效果,房地产企业是一个整合型的企业,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精装房的增加,对质量的影响,对质量的投诉会越来越多。
第二个,大家的希望,现在房子的价格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消费者档次越来越高,我们做瓷砖我们发现,越低端的瓷砖投诉越少,因为他们最价钱是比较敏感的,他知道一分钱一份货,反而是高端的消费者,他们认为花了这么多的钱质量怎么会有问题。
第三,我觉得每一个房地产企业定位是不同的,产品的定位也是不同的,我们做建筑材料定位也是不同的。现在特别要注意的,在房价下跌,房地产商成本控制越来越严的时候,房地产商对材料商的选择一定要准确。相同定位的品牌,这些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他出现的问题就会少很多,如果说仅仅是把价格放到第一位的时候,再选择材料商,材料越来越好的时候,成本和质量一定是相关的。这个时候暴露出品牌定位不匹配,暴露出的问题会增加。我觉得我们的论坛要达到一个共识,就是“门当户对”。
文林峰:产品的质量是否环保绿色能不能符合要求也是越来越重要的,我们正在研究顶层的设计,从建材的把关方面,我们研究三个方面:
一、优良住品。打上这个标签的时候,才能进入我们民生住房中。
二、在建材产品上借助韩国的经验,实现身份识别系统,有信息管理系统,多少年出现问题了,都可以追溯到源头上去。
三、建一个保险制度。我们每个企业交一点点保险费,全社会有一个容量,如果出现问题了我们有资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让老百姓住上放心的房子,谢谢!
傅世庄:部分的企业,部分的产品,有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回顾一下80、90年代陶瓷生产的成本和现在的生产成本,现在的生产成本比80年代、90年代高很多,但是卖价比80年代、90年代也会高很多,可能是技术的进步,单位的生产线产能更大了。我们清楚质量和成本之间是有关系的,2000年的时候,陶瓷行业每天有3000方到6000平方的水平,现在的单位的产能有一万多方,两万多方,其实内在的质量是有所下降的,但是我们消费者对质量的关注度不是很高,因为有其他像超质量的技术让质量会有保障,使用了一段时间才能让真正产品的质量显现出来。
你们刚才说的房地产,房地产从土建的角度来讲,从水泥到钢筋是看不出来的,看到的东西都是表面的东西,里边的东西是看不到的,所以说其实一个产品质量,一个整体,房地产到你老板手里面是一个总装,你表面上要看到的东西,你说企业看东西找毛病要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什么样的东西都是有国家的标准。
潘石屹:今天坐在人民大会堂里面,我想这个地方都是决定国家大事儿的地方,我们这些盖房子的,和烧瓷砖的坐在这个地方是比较荣幸的,我老抬头看这个灯是挺豪华的,可是我们的房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东西,这个还是要回到基本面,我们最近招了几次标,我们从2007年我们公司做了一个承诺,所有建的房子要达到美国的标准。我们能不能让办公室的人,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如果一旦这个房子盖好以后,再去装不是钱的问题,是折腾不起。我们招了一个标,全世界著名品牌的专家都过来了,他们说要达到这个标准真是用的不多。我们就用中蓝海的标准去做。
我们去国外的国家空气是很干净的,我们的国家,尤其是北京有空气污染,我们能不能让工作的人员健康,我们新建的项目,让空气净化,整个过滤粉尘达到90%,我总督促PM2.5的数值,PM2.5越小的都会进入血液。我每天早晨的5点20分都会发一个微博,我坚持了半年的时间。现在我们的建筑立面,能不能把PM2.5过滤掉,我现在在研究这个问题。
谬斌:这个会议是第二届,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对我们陶瓷行业未来的发展,今后怎么办提了很好的建议,尤其是潘总,具体对我们的产品,我觉得他说得很好,技术创新是我们行业推动的。我们很多企业希望和房地产密切的结合,随着我们的进步,房地产也在进步,无论对产品和房地产消费者有各种不同的希望,说不满意也好,我们怎么样能够把产品和房地产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台阶,使消费者和社会更加的进步。我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尤其是潘总,对我们行业的希望,我们在社会上发出的声音不多,潘总是房地产商的,你是在选择,我也希望今后房地产商要提高品质,提高更好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也确实需要我们建筑陶瓷行业更多的沟通。我再次代表中国建筑陶瓷协会,对我们参会的各位领导,对我们潘总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