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之间

来源:《陶瓷信息》 2012-02-10
阅读量:1341

      今年春节,很多东西顺风涨价,涨价幅度一下子就有3成左右,但看大家似乎对于涨价已经司空见惯,因此默然接受。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央行日前又发出了新政,传递新的信号,可谓是利好和利空参半。

      龙年春节后第一周,北京新建住宅成交均价为18960元/平方米,与春节前最后一周的成交均价相比下跌2.8%,而与去年春节后首周的成交均价相比竟下跌了25%。人们惊奇地发现:北京房价已经回归到2010年初的水平了。如果认为今年的年中见底确实有点乐观了,2009年很难再复制,2009年在信贷的刺激下,在地王的拉动下,房价在年中迅速反弹,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问题是,今年和09年情况大不一样,主要是政策环境变了,首先是信贷环境发生了逆转。和2009年相比,资金更加紧张,高利贷的破产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证。如果还期待管理层放松信贷,可能性会有的,但是力度要很小了。这一正一反的差距,说明今年资金仍然非常紧张,现金为王还应当是一个主流特征。这次宏观调控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而这一轮市场之所以调整,最主要是因为限贷令遏制了投机。被视为“空调”的宏观调控这一次是真启动了。再说,各行各业通胀压力的确还是很大的。股市又不好,理财产品也受到了抑制,就连高利贷也在全国范围内不时的破产,房地产的融资渠道环境没有明显好转。

      事情暂时也是有了一些变化:央行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这是央行继住建部之后再次释放满足首套房贷需求的信号,此举使市场对于首套房利率放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对政策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房地产和实业是唇亡齿寒,如果实业垮掉了,房地产就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只有把实业救活了,才能有房地产的持续性未来。只要不要过度的金融化,金融对于实业的支持正效应还是有的。房地产企业或许摆脱只靠信贷的单一路径依赖带来的巨大危险。

      关于房产行业,最近有一种有趣的说法,称过去的10年是中国房产行业的“黄金10年”,将来还有一个“白银30年”,完了之后还有“铜铁时期”云云。仔细分析,这种说法除了圈内人自我打气、娱乐大众,其实并无任何预测意义;如果说有什么“价值”,也是“负价值”而已,因为它貌似将房地产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行业降格变成“有色金属”行业了。

      在2009年《福布斯》评选的全球七大潜在的金融泡沫之中,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名列第二。再进一步设想,如果中国房价真的再翻一倍,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如果是占中国多数人口的普通百姓,那么,我们将乐观其成,普天同庆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伟大日子提前到来。但是,如果房价再翻倍,却只有权贵阶层和富人群体是最大的受益者,中产阶层收益相对很小,广大普通百姓徒有纸上富贵,而大批年轻人则是更加望房兴叹、难以置业。最重要的是,一旦房价见顶之后急挫,众多追高买房的普通购房人将惨遭套牢,成为最后为房地产泡沫破裂买单的“负资产”群体。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的房价再翻倍是一件好事吗?至于那些拿个人声誉去冒险、鼓吹房价继续暴涨的人,他们究竟是在代表谁的利益?的确非常耐人寻味。从阴谋论的角度来分析,在顶风作案、鼓吹房价大涨的种种说法的背后极可能是有利益动机的。试想,当下谁最希望中国房价再暴涨?显然不是号召房价“合理回归”的中国政府,也不是对住房有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普通百姓,那么是谁呢?答案就是那些惟恐房价不涨的楼市投机者,是资金链面临中断危险的一些开发商,还有那些将大量财富过分投注于房地产的中国富人群体。举例说,国家发改委高级顾问、知名经济学者国世平曾公开表示,他的一位学生仅在广东东莞市就买了680套房子。如果中国房价再翻一倍,最大受益者将是相关利益集团的成员们,而最后买单的将是中国广大的普通百姓,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童叟无欺的事实。经过十几年的磨练,尤其是08年金融大海啸的洗礼,无论是中国的广大投资者,还是人数众多的中国网民,在心智上都已比较成熟,完全有能力去辨别什么是基于客观事实和严谨分析的理性推断,什么是别有用心的忽悠和恫吓。当下,中国楼市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想靠忽悠来制造恐慌的买房心理,用“饥饿式营销”的手法来诱逼购房人出手将是越来越难了。展望未来五年,中国老百姓最希望的应该是工资收入再翻一倍,而不是房价再翻一倍,中国的普通百姓尤其不希望的是在收入增长迟缓的情况下房价又再翻一倍!奉劝那些处心积虑地忽悠老百姓高价买房的人,还有房地产相关利益集团的各色代言人,不要小看了中国购房人群体的理性判断能力。

      不过,不管房价如何,过个几年就要装修一次的需求确实大大存在的。我等陶瓷人,自当行业前景依然灿烂。(文/李鹏远

责任编辑:张芙蓉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