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危机与陶瓷产区人文环境的差异

来源:陶城报 喻镇荣 2005-12-14
阅读量:1505
    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这一次令全国上下如临大敌的非典危机使我们再一次看清广东和内地陶瓷产区人文环境、投资环境的明显差异。
  广东佛山是最重要的建陶产区,也是最早发生非典型肺炎的疫区;中山、东莞、清远、河源等地的陶瓷也有一定地位,也是非典为害的地方。但是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大力防治非典的同时(这里防治非典的力度、效率、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绝没有因噎废食,人为的扩大非典带来的灾害,既高度重视又心态平和,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该怎样做还怎样做。虽然非典危机沉重的打击了这里的旅游业、服务业等,也打击了这里的陶瓷业(包括石湾艺术陶瓷),但这些冲击确实不是因为当地的大众心理、人文环境所造成的。
  而内地就大不一样,甚至是草木皆兵!
  广东有非典病例1500多例,而山东只有1例。据说山东有些地方明文禁止广东客人和北京客人居住,至少业务员找不到酒店住宿的事情确实存在。山东产瓷区淄博和临沂都因人为因素而减少了销售业务。我有一个朋友,本来计划5月份从广东回山东老家订亲,结果害怕回家将被隔离半个月而推迟计划。
  一个四川的朋友说,想到佛山来找一个厂家贴牌生产卫生洁具,好不容易托人找到了合作厂家,但不敢来,不是怕广东的非典,而是怕回去被隔离!
  害怕隔离的还有我这个江西老表,本来五一节我也准备回景德镇探亲,但说不定就被人举报隔离,只好有家难归,有假难休。还有几个朋友去了江西高安产瓷区,因为是开车去洽谈投资项目的,在当地又有不少高层朋友,才好不容易住进了酒店。从景德镇回来的人都说:非典对景德镇陶瓷产业打击很大,有些人刚办了作坊就破产了。我打电话给几个私营陶瓷业主,他们都说:景德镇陶瓷业停摆了。
  其实江西也只有1例非典。
  我只是从陶瓷行业去观察的,其实非典影响的是各行各业,表现出来的是整个投资环境、人文环境。
  我曾经多次对内地的一些招商团代表说:你们是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在周边市场上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投资环境不能同广东相比,比如……对方总是说:你这是老眼光,现在我们的投资环境也很好了,不信你来看看。几次听他们说:现在领导经常在外面跑,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观念都变了;主要是下面的人思想观念还没有变,内地投资环境的主要问题在下面。
  对于这些议论,我也曾经深以为是。但这一次非典危机使我再次看到内地的人文环境同广东的人文环境有明显的、甚至重大的差异,到现在还不能说内地领导的思想观念都改变了。这一次内地的非典危机反映的人文环境问题,主要是领导的思想观念问题。在“重视”非典的表象背后,可能有些领导更担心的是发现非典官位难保,因此不惜经济代价,不惜侵犯人权,过份的大做防治非典文章。
  1989年“6·4事件”以后,许多地方把主要精力用于抓防止和平演变去了。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才扭转了这种局面。当时广东的建陶生产水平和内地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当时由于交通、信息还比较闭塞,甚至人们认为我国最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在江西和唐山。  “6·4”以后,佛山陶瓷产区仍然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建陶生产蒸蒸日上,耐磨砖、抛光砖、彩釉马赛克、瓷质外墙砖等层出不穷。在其他地区不怎么样的时候,佛山产区异军突起,一枝独秀,迅速走到了我国建陶业的最前列,掀起了我国建陶发展史上的第二轮高潮,表现出广东的人文环境、经济建设环境、思想观念和内地的巨大差异。
  现在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内地经过了十几年的急起直追,人文环境仍然有如此明显差异,在这次非典之后,我们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 (陶城报 喻镇荣
 
责任编辑:admin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