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8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半年央行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将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半年内,央行已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行多达6次的上调,目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持续刷新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据网络的一份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约有75%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难,资金缺口约5000多亿元,很多中小企业就此歇菜。
银行是融资难的“罪魁祸首”?
对于融资难问题,行内人士表示,中小规模的陶瓷制造企业是最受责难的。厂房设备投入、原材料、人力成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不大可能仅靠自身的原始积累来应对双重压力,因此融资变得十分重要。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稍有不慎就有倒闭破产的危险。
然而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经济管理室主任董艳玲表示,尽管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托起整个陶瓷行业发展的“下巴”,银行政策是陶瓷企业融资难的直接推导者,但融资难的问题最终是陶瓷企业自身性质所引致的。事实上,记者在一次采访中也巧遇到一家企业正跟某国有银行正谈融资之事,但由于银行较早前在互联网上了解该企业各项信誉一直良好,当即提出相当宽松的贷款条件,以助企业发展。
对此,该银行行长也表示,存款准备金提高,银行钱根紧缩,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就无款可贷,毕竟盈利是银行的生存之本。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性质,生产规模、企业寿命、经营水平、财务制度等问题大大增加了银行放贷的风险和成本。一般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无法得到很好的监控、财务制度又不健全,有的中小企业连合乎规范的财务报表都找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难以得到控制,成本也就大大提升,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大多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
用创新性的经营模式改变现状
面对中小企融资难的问题,陶瓷企业出现了“新倒爷”现象,也就是说大型的资金充裕的企业热衷于以发放委托贷款的形式,充当起“倒爷”的角色,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来源的帮助。行内人士李鹏远表示,尽管及时的资金补充可让企业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但如此之高的金融融资成本,却让中小企成了为资本打工的“奴隶”,很难再有自身的积累机会,所以这种模式并不能最终解决融资难问题。
董艳玲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采用融资租赁的创新融资方式。例如说,陶瓷企业可以用支付租金的方式,用较少的资金先取得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然后边生产,边收益,边还款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这些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有的企业甚至全部靠拖欠贷款来周转资金。
而行内有一人士则创新性地提出,针对如今资金紧张形势,可以采用“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所谓产销分离是以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独立化的商人为纽带,联结生产与消费的商品运动形式,即生产者把商品卖给各种类型的商人,再由商人转卖给消费者。这种生产与销售的合理分工将使陶瓷经营步入良性的自然循环之中,其专业化分工协作,对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充分发挥生产技术优势,集中精力搞好产品的生产;对销售公司来说,可以充分发挥丰富的销售经验、熟悉的市场环境、专业化的营销队伍的优势,进行精准营销。两者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不但为生产厂和销售公司带来可观的回报,而且减少甚至避免“产销一体”所需的丰盈的资金链条件,更促进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文/廖俊敏)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