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湘投资环境改善 陶企重拾信心增建生产线

来源:《陶瓷资讯》 2011-07-15
阅读量:2099

  去年11月18日,本报率先披露“湖南兆邦陶瓷向广东转移部分生产线”。虽然有意作了低调处理,消息只放在第8版“陶瓷天地”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更没在头版作出导读,但在业内仍然引发了强烈反响。根据业内人士的提议,本报特派记者和特约记者随后赶赴湖南临湘进行实地调查,并于去年12月2日发表了一个跨版的后续报道。当时报道的标题《临湘的投资环境不理想?》故意留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表示这只是一个疑问而已。

  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当时的疑问是否可以成立?今天临湘的投资环境到底如何?我们该给读者和业界人士一个说法了。近日趁着也在临湘投资的新美集团总经理吴南昌返回佛山洽购扩产设备的机会,本报记者专程来到新美集团总部采访了吴总,请他谈谈对临湘投资环境的看法。

  转移生产线并非皆因环境

  吴总说,你们陶瓷资讯报发表的消息和后续报道我当时都看了,在当时情况下我不方便出面评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之前有些被访者是在乱说,是有人趁机发发牢骚说说气话,不可一概当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关于兆邦陶瓷欲向广东转移部分生产线一事,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全部归结为当地的投资环境好不好。兆邦在临湘一口气要上10条生产线,而且造的多是高档砖,其产品销售必定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因为当地的市场容量实在有限,再加上东有高安、北有当阳、南有广东,市场竞争是颇为激烈的。而与此同时,其母公司顺成在广东生产的瓷砖又供不应求,因此它计划把部分生产线搬回广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与当地投资环境是否理想其实关系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大。

  政府方面的确是有诚意的

  吴总指出,这半年多来,当地政府方面一直在作努力,而企业也冷静下来进行思考。他认为对于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作出的种种承诺,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是可以做、能够做到的而他不去做,这是没有诚意;如果是在招商中说了一些过头话,现在难以兑现的,投资者也应当理解,要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

  客观地说,当地政府对于发展陶瓷产业是了解不够、经验不足,所以从企业的布局到供水,排水设施的选择等等方面,都出现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说修路,他们以为就像服装、食品和其它轻工业差不多,根本没想到陶瓷厂的运输车辆会装到六七十吨,所以路面很快就被压坏了。

  吴总认为,从这大半年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改善投资环境的确是有诚意的,也作出了很多努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政府方面的诚意和努力是难能可贵的,而要求环境的尽善尽美或者要求政府违法行政来满足企业则是不现实的。

  一费制在其它产区并不多见

  在采访中吴总特别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文件,这是临湘市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和临湘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的《关于对我市工业园区企业实行“一费制”收费的通知》。这也是当地政府要从源头上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侵害企业利益行为的最新举措。

  文件规定,对入驻临湘的23家企业收取的除国、地两税之外的所有规费,遵照“自主申报、遵循历史、依法定费、中心开票、按时缴纳、财政结算、处罚听证”的原则,实行一张票据收取的制度。对于一费制之外的收费,企业有权拒绝并向市优化办举报。

  众所周知新美公司是第一家走出佛山到外地办厂的陶瓷企业,吴总先后在开县、犍为、垫江、自贡、乐山、朔州、清远等地办陶瓷厂。他说,临湘推行的这种“一费制”,在国内其它陶瓷产区并不多见。

  政策只是嫁妆不能靠它吃饭

  吴总告诉记者,自“一费制”实行以后,来检查来收费的很少了。当地群众也逐渐认识到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生活,所以来堵门的也越来越少了。

  吴总同时强调,即使当地的优惠政策怎么好,也不过是一份“嫁妆”,一种有利条件,而不能靠它来吃饭。陶瓷企业在临湘要生存要发展,靠的还是自己的能力。其一是要看你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科学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丰富的陶瓷原料这些优势;其二是要看你的企业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落实。

  临湘工业园现有企业二三十家,但目前真正投产的并不多。据了解前些年其他行业的到这里投资,等办好了土地证他就不来了,或许是要坐等土地升值吧。等到陶瓷厂来投资的时候,办土地证的资金缺口就相当大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前些年政府部门是好心办了坏事,这应该是一个教训。现在陶瓷厂到临湘来,真是来一个建一个的。政府也看到这一点,所以千方百计为陶瓷企业办理土地证。吴总说,据我所知,你们报道中说到的政府向企业借的钱,全部都用在这件事上去了,包括平地、修路、建变电站等等,并没有用到其它地方去。

  临湘的投资环境值得看好

  吴总告诉记者,经过这大半年的整改,临湘的投资环境现已大大改观。新美公司之前拿到100亩的土地证,之后又拿到了150亩,其它几家陶企包括兆邦、发达、凯美等,也分别拿到了新一批土地证,这些陶瓷企业的银行贷款,也都谈得差不多了。

  吴总指出,临湘发展陶瓷产业是很有优势的,除了众所周知的陶瓷原料丰富这个优势外,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这里“一江环绕、两省交界、三线横亘”,靠近长江黄金水道,金珠、随岳、航瑞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这里不仅是湘鄂边际的交通枢纽,更有可能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之地,发展现代陶瓷产业是十分有利的。

  吴总透露,目前临湘市新任市委书记毛知兵是管理学博士,还有新来的侯任市长龚卫国以及几位从江浙交换过来的副市长都很年青,又懂经济,相信他们在推进临湘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包括支持发展现代陶瓷工业等方面,都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事实上,近期新美陶瓷、发达陶瓷、凯美陶瓷都在增建生产线,吴总近日返回佛山就是为新建的两条生产线洽谈选购窑炉等扩产设备的。另据透露,最近临湘的5家陶瓷企业已联手成立临湘陶瓷商会,吴南昌任会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湘的投资环境已变得越来越好,临湘的陶瓷产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许学锋 彭发联)

责任编辑:罗丽明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