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通常将“土地出让收入、政府性土地抵押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并称为“土地财政”。多年以来,土地财政一直未被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因而体外循环、自成体系,也被称之为“第二财政”。
在当前“土地资本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国际经济大背景下,某种意义上说,土地已成了地方政府的“货币发行权”,地方政府通过“超发”土地,平衡了部分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压力。但同时,土地的超发却也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房价被动上涨以及宏观调控失灵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
实际上,从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文件)出台以来,中央几乎以“每年一道文件”的频率,反复宣誓着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用途、亮化土地财政的决心。这种“收紧”态势,仅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略有松弛。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管好巨额卖地收入”再成焦点议案;笔者此前在部委调研时,一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司级官员明确表示,他最想知道的是,2010年全国2.7万亿元土地出让金的“流向”问题。究竟有多少土地出让收益被用于保障房建设。
诸多迹象表明,土地财政被视为地方政府“私房钱”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
今年4月,财政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新一轮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专项调研。在业已分发至各地的调研方案中,笔者意外地发现,年初全国两会期间一些政协委员的提案、谏言也被列入其中,向系统内部“征集意见”。
其中,个别调研问题极具下一步改革遐想。如:“中央是否有必要集中部分土地出让收入,以调节土地出让收入分布不均衡问题”;“中央和地方是否有必要建立类似香港的土地基金制度,将部分土地出让收入留作未来使用”。
这会不会是“土地财政”改革的前奏?
两部委再查土地出让金
6月,“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新政棋至中盘。就在各地频传“土地出让金同比大降”,“地方政府或为调控松绑”之际,一场土地出让金整饬风暴正悄悄临近。
一个多月以前,财政部综合司与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土地供应及收支管理情况”的专题调研。该调研除要求各地彻查“2007-2010年度土地收储、供应和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外,还就若干“当前社会关注重点问题”向系统内部征求意见。
据财政部内部调研方案显示,“土地财政”、“地价与房价关系”、“被征地农民利益保护”等内容均在“征求意见”范围内;甚至还提出改变中央和地方土地出让金分配关系等诸多敏感问题。
目前,各地财政、国土部门大都已经收到上述财政部的调研方案。正根据要求组织材料上报。这原本是一项并不复杂的土地出让金“报数”工作,然而在一些省市却遭遇阻力。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财务处承接此项工作的负责人表示,20多天前,他们就以省厅的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市县上报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支数据。但时至今日,这个“看似简单的财务数字”却始终报不上来。
这位负责人说,在市县当地,“插手”土地出让金收支数据的政府部门众多,以至于“统计口径”很难一致,导致土地出让金透明度极差。
陕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也告诉笔者,他们只负责制定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的相关政策,具体财务数据也不掌握。建议笔者到市县当地去了解情况。
而在市县当地,土地出让金竟也成了一笔糊涂账。在陕西省宝鸡市,从财政、国土和土地收储中心3个政府部门得出3组截然不同的土地出让金统计数字。这3组数字出入极大不说,和省国土资源厅掌握的数字更是相差万里。
在安徽省,一些城市将土地储备、供应及土地出让金收支视为“保密信息”。安徽省财政厅一位承担调研任务的工作人员说,对于各市县的土地出让金财务数据,“省级财政部门实际上仅能收到一个‘打捆儿’的信息”。
财政部原计划以“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此次调研。其中“书面调研”部分要求各地选择2-3个有代表性的市县,填报土地出让收支数据,于2011年4月30日前上报财政部综合司和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各1份。如今,这一约定的“截稿”时间已过去月余,各地却鲜有如约上报者。
安徽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陈维光说:虽然目前土地出让金的报表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收支信息在国土和财政两个部门还未能实现共享。“国土系统的土地收储、审批、利用、耕地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环节都涉及土地出让金的使用,但这些信息却无法和银行、财政系统及时沟通。”
实际上,土地出让金收支的不透明现象由来已久。2010年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一项抽查结果显示,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17个省区市有625.38亿元已收缴的非税收入未按规定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非税收入”中,绝大部分是指土地出让收入。(待续)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