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积装修出大空间-白色也可以很温暖[图]

来源:中国洁具网 2006-01-17
阅读量:1264
 

      也许是都市人的压力太大、生活太累,对于一个温暖的家的渴望就愈发强烈,对于家的要求也就功能繁复、水涨船高。柔软的材质、艳丽的色彩、温馨的小摆件固然可以让我们放松,感到舒服和温暖;极致简单、平淡却又层次丰富的空间也未尝不可以做到这一点。

      删繁就简,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外物,隐藏起所有不能够让我们天天用到的东西,把生活简单到只剩下骨架。那个时候,精神的安宁和充裕,是不是会更加靠近我们一些?

      雅室档案

      户型:三室一厅一卫
 
      使用面积:60平方米左右

      装修材料:板材,白色混油

      装修费用:5.5万元

      主人档案

      主人:王昀

      职业:建筑学教授,上世纪90年代留学东京,醉心聚落研究。

      他设计的卢师山庄最近在业内大热,有人评论说这样的建筑不像是出现在中国。无论是白色的极致应用,还是丰富的大空间呈现,抑或几何形状的堆砌,其实在他自身内省的小空间——家里,都早已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个60平方米的小空间,是王昀建筑理念的最精粹集合。

      王昀的家位于一栋老式六层板楼的三层,外表看来极为普通。刚刚拿到钥匙后,王昀就发现房间的结构设计比较传统,可是三个房间和一厨一卫的构成都是承重墙,不能够随便动拆。如何将有限的面积营造出丰富的空间?王昀利用几何原理,在“非典”的三个月内,给自己建造了一个60平方米的“都市”。


      走廊  让心灵趋缓的“街道”

      一进房门右转,在被王昀称为“广场”的客厅和高耸到顶的楼梯的中间夹着一段幽长狭窄的过道,这便是这个60平方米城市的“街道”。从小在北京长大的王昀,十分怀念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的城市节奏:“穿过宽宽的主干道,进入只能够并行两辆车的社区干道,然后拐入仅容行人和自行车的胡同,最后进入自己的家,这样的节奏是递减的,是符合每天上下班的心理规律的。上班的时候由封闭走向开放,下班的时候由开放渐渐闭合,利于休养一天的疲惫。可是现在多是从主干道就直接进了自家楼门,这样的节奏是跳跃的,没有从宽到窄的一个过程。”

      这个悠长隐暗的竖体空间,就是王昀给自己营造的一个心理过渡。
      客厅  日常休闲的“广场”

      除了“街道”,日常的客厅和卧室被王昀各自比喻为“广场”和“旅馆”,更有“摩天大楼”、“公园”等诸多建筑。城市里人来人往、有聚有散,每天的生活始于早晨与妻子在餐馆(厨房)和“广场”的偶遇,再结束于在“广场”上看一场露天电影。其实在自制的大屏幕上观看短片、幻灯和经典电影,驱除一天的疲惫,让心情安静下来寻找设计的灵感,这样的工作是主人每天必修的功课。


极少主义  生活只用一个箱子

      刚刚从东京回来的时候,王昀搬回了十几个大箱子,取用东西十分不方便。可是在那一年里,王昀却发现,只打开一个箱子,生活照样过得很好、很惬意。既不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影响生活质量,由不得他慨叹:“原来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的。”不为外物所役,将身外的东西删繁就简到极致,余下的空间用来蓄养精神,王昀把这样的风格叫做“极少主义”——极少是本来就没有,只取生活的骨头;极简是原本很多的,慢慢地剥离的一个过程;这两者之间,一个是从无到有,一个是从多到少,根本是不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理念,王昀的家里果然简洁到不能再简洁。

      家里的颜色基本全白,偶尔有木头原色作为点缀;所有的台面上基本看不到摆设和日常用品,连床单都是白白净净、四四方方的。为了达到心中的标准,王昀家里的家具大多都是自己设计打造,一律采用简洁的几何形状。

      除了裸露在被王昀称之为“摩天大楼”的书架上的诸多书本,这个家里所有的必需品都被隐藏在各种白色隔板后面、容量丰富、无所不在的空间收纳了起来。那“街道”边层层上升直到屋顶的楼梯,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置杂物;楼梯的最高处将老式的小面积洗手间隐蔽了起来,而洗手间的门正对的那块隔板转开,就是层叠的置物空间。“广场”上耸立的电影屏幕,背后也是搁置书本杂物、资料衣物的好地方,把柜门拉上刚好与墙体连为一线,又成了一个广场的推拉入口。

      直线在这个家里的所有空间里都成为了主宰,除了阳台的一块搁板,曲线在这个家里实在芳踪难寻,连卧室里的主要光源,也只采用一根直线的铁竿,把最最普通的白炽灯泡挑空而已。“在家里需要的是精神的放松,直线、白色、简洁有力的形状最能够让内心安静,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就是王昀对自己家功能的明了定义。
      光影转换  白色也变得暖融融

      在王昀的家里,墙壁,白色;家具,白色;窗帘,白色;地板,接近白的浅色。通体的白,会不会感觉到冷?听到这个问题,王昀呵呵笑了:“白色其实很温暖。”

      当白色百叶窗放下来的时候,通向外部的视线完全被挡住,阳光却仍然温柔地透进来,整个房间成为封闭而内向的密闭空间。“住在这样的家里精神上非常舒服,而家的意义恰恰在此。”白色摆脱了物的牵绊,让人更加关注内心的安宁。

      夜的时候,书房里亮起黄色的暖光,合着家中惟一的亮色——一组木质的矮柜,利用大面积的白色,也能够有非常温暖的感觉。“很多朋友来过之后也说,一开始想起来觉得太清冷了,看了之后才知道,白色也可以很温暖。”

      在材质的选择上,所有的家具都用大芯板制成,没有钢铁,这样的家还不够温暖?
      [心得分享]小面积大空间营造法

      招数一:采用浅色

      最好全屋采用一种色彩,如果觉得单调,可以一个色系采用深浅不同的套用,但是色彩越少、越淡显得空间越大,尤其是家具、饰品的选择也应该遵守这个规则。太过浓艳的颜色,或对比强烈的颜色,会显得空间狭小。

      招数二:集中收纳

      平时利用率很低的房屋上层空间在小面积房间里可以大加利用。不一定非要采用吊柜,那样会显得空间矮小,在房间闲置的过道等地方可以想办法营造多层次的空间利用。

      招数三:摆件宜小不宜大

      想让房间看起来清朗舒爽,摆件的少而精是一个原则。造型上最好选择线条洗练简洁的,当然在大面积的浅淡颜色中来一点强烈对比,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责任编辑:中国陶瓷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