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拐点和用工难危机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10-10-06
阅读量:1598

    中国陶瓷网讯 用工难一直困扰着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陶瓷卫浴企业,关于用工难的报道时常在网络和专业媒体上看到。其实,从今年初开始的用工难一直伴随今年以来的陶瓷卫浴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报道称,广东省高要市限电措施出台之后,清远一些陶瓷厂闻风而至,开着大巴到金利镇招工,有近100名工人被清远陶瓷厂“抢”走。还听说福建有个水暖卫浴企业上陶瓷洁具项目之前专门派了几部车来佛山拉人,一时间佛山卫浴企业的空气都有些紧张。

    据富士康国际公布的今年半年报显示,因为全球手机行业经营环境艰难,产品价格下滑,公司股东应占亏损达到1.4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6.6倍,每股亏损2美分。富士康将亏损面扩大归咎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组合变动,以及较高的折旧费用,但没有明言的一项重要因素是人力成本。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中国可能正在经历刘易斯拐点,之后剩余劳动力的消失将推进实际工资上涨,并提升工资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是意义深远。

    面临用工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陶瓷卫浴企业若要发展,就必须破解这一难题,用更加重视、理解、合作、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和解决。如众多陶瓷卫浴企业面对用工难,一方面调整工资,用提升工资水平,提升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培训,解决生活困难,提升幸福指数等方式方法来留人、招人、吸引人。另一方面调整布局,实施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化解成本压力。

    据某顾问情报调研报告显示,企业正在从多个角度、多元化地解决用工难、民工荒等问题,有89%的企业选择提高薪酬水平,75%的企业选择降低招聘门槛,41%的企业选择运用管理下行化的管理理念,27%的企业选择加大培训力度,创造职位通道,20%的企业还有其他作法。所谓管理下行化,就是把原来人力资源工作中管理中高层的方法向下延伸,运用到基层员工中。现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下行化包括,提供员工宿舍、建立企业自己的食堂、引入工龄工资等。

    面对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工难问题或许会长期存在。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发生后,郭台铭慨叹“代工企业要改变了!”同样,我国陶瓷卫浴行业也遇到必须做出改变的战略转折点,大规模、低成本的产业发展之路已经越走越窄,也许很快就会走到尽头。代工巨头富士康、伟创力等企业选择内迁化解成本压力。陶瓷卫浴企业无论是内迁降低成本,还是以社会责任的名义提高福利,都将无法避免劳动力拐点和用工难危机。

    有关人士多次呼吁,陶瓷业不能“贱卖国土”。原因是消耗掉大量宝贵的能源、资源,却以低价出售产品,而低价的背后,则有压低工资、缩水福利的通行作法。这不仅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更不利于行业由大变强,还会对企业、行业的形象造成极坏的影响,招致不公平的待遇。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缪斌表示,中国陶瓷出口产品之所以如此低价是源自较低的税收、较低的环保投入、较低的员工福利待遇和各种补贴,“我们应该反思这种低价格的出口是否有利于陶瓷行业的下一步发展。” 

    所以说,陶瓷卫浴企业要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待用工难问题,并努力通过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员工收益、提倡创新、加强环保、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缓解用工难的困扰,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作者 冀唐) 

责任编辑:张琳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