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正当国内陶瓷企业忙着国庆促销或享受长假之际,一年一度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博洛尼亚陶瓷展在大洋彼岸如期开幕。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内陶企对博洛尼亚的观展热情正大幅降低,无论是前往参展人员,还是行业内对该展会的关注程度都大不如从前。
曾几何时,博洛尼亚曾是无数中国陶瓷人心中神圣的殿堂,每个人都以崇拜而又仰慕的心情,飞跃大西洋,前去观摩、学习。尤其是仿古砖企业,更是对以意大利企业为主的博洛尼亚推崇有加,其领先世界的设计理念、精益求精的生产工艺,令国内企业啧啧称叹之余,纷纷学习、模仿,从而迅速提高了中国瓷砖的设计与制造水平。时值今日,国内诸多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其网版、设计都在很大层度上仍依赖于意大利,而高端的釉料、装备,仍旧与意、西强国存在不小的差距。
但是,中国陶企对博洛尼亚的热情逐渐消退却是不争的事实,观展人员的减少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中国陶企至今仍然只有鹰牌一家拿到入场卷,虽然博洛尼亚展会吸引了欧美市场的大部分经销商,具有强大的订货功能,但是,中国陶企对博洛尼亚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仰慕和崇拜。这一方面是因为连续多年观展带来的审美视觉疲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规模型展会的形成和日常交流的频繁,削减了博洛尼亚展对中国陶企的吸引力,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中国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中国陶瓷人变得越来越自信,不再盲目地崇拜、不再简单地模仿,中国陶瓷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在许多生产技术和研发领域,中国陶瓷产业达到甚至超过了意、西强国,而中国陶企进军国际市场的途径,也因为意大利人的拒绝抑或恐惧而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中国陶企通过全范围的出击,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出口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洛尼亚对中国陶企的吸引力已不仅仅是前去观摩、学习,而是要谋取更大的舞台,展现中国陶瓷的力量。既然博洛尼亚向中国陶企关闭了大门,中国陶企只能通过其它途径迈向国际市场。这不能不说是国内陶企对博洛尼亚兴趣日渐消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另一个原因是,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出口型企业遭遇重创,而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却影响不大,从而使不少企业纷纷调整营销策略,将市场重心放在国内,由此降低了企业对博洛展亚的参与热情。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