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合作 共创繁荣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09-09-03
阅读量:1977
 
    伊犁州党委常委、伊宁市委书记 焦宝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在充满金色希望的九月来到美丽的伊犁,也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新疆伊宁中亚国际出口商品交易会经贸论坛活动,与各位嘉宾共商合作方略,展望合作前景,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智慧的结晶必将形诸于我们的共识。首先,我谨代表伊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嘉宾,并通过你们向所有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借此机会,我想向关注、关心伊犁及伊宁市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介绍一下伊犁州及伊宁市的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中亚区域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各国领导人的亲自关注和企业的积极努力下,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不断实现新的飞跃,而且经贸合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广阔,商机无限。近年来,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高速增长,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亚欧新大陆桥的贯通,新疆和中亚区域经济辐射的市场范围已经扩大到中国大陆、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中,最具经济实力、市场潜力最大的就是中亚、俄罗斯市场。据测算,仅中亚五国和俄罗斯的市场容量就相当于近6个中国广东省或近7个中国西北五省区的市场容量。随着中亚区域经济迅速崛起,市场需求更加旺盛,市场潜力空前释放,中亚各国都希望能尽快重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于新疆和内地的投资者来说,这是进入中亚市场最有利的时机。加上中国与俄罗斯、中亚绝大多数国家都同属“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为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推进与俄罗斯、中亚各国的多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合作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经贸互补,合作共赢。俄罗斯、中亚国家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连接欧洲亚洲的陆上走廊。中亚各国地跨世界两大巨型成矿带,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水力等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俄罗斯、中亚国家需要开发能源和资源,加速推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通过与这些国家进行资源开发合作,对我国的资源进行有益补充。众所周知,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设备、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都已经具有较强优势,各种轻工、纺织、服装、建材、陶瓷产品、工程机械、家电、机电产品在世界各国都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制造”以质优价低而广受欢迎,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的中亚及俄罗斯市场对各类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国的食品、轻工、纺织、建陶、电子产品对中亚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新疆向俄罗斯、中亚及周边国家出口的商品有70%左右是中国内地商品,就俄罗斯、中亚国家与新疆比较而言,双方在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较弱,彼此有更多的相似性。但由于双方各自辐射地区的广大市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使这种相似性并没有发展成竞争关系,反而更多地发展为互补关系,而且这种经济互补性是长期不能逆转的。新疆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领域会越来越宽,将使双方在这种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达到促进双方经济互利互惠发展的目的。
 
    二、伊犁是中亚区域经贸合作的主平台、大通道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全州辖区面积35万平方公里,下辖原伊犁地区的八县二市和阿勒泰、塔城两个地区,人口410万左右,其中伊犁河谷270万人,有哈、汉、维吾尔、回、蒙、锡伯等47个民族。伊犁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中的一块“湿岛”,水源充足,沃野千里,物种丰富,宜农宜林宜牧,矿产品种多、储量大,是中国著名的粮油、畜产品、香料基地,也是中国煤炭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享有“塞外江南”、“西陲宝地”、“新天府”的美称。伊犁之所以能成为中亚区域经贸合作的主平台、大通道,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从地理位置来看,在中亚弧形的经济圈中,伊犁处于重心位置,是中国连接中亚和俄罗斯的天然路桥和黄金通道。伊犁历史上就是连接中亚直至欧洲的经济大通道,沿着“古丝绸之路”北道,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从这里运往欧洲,如今伊犁是新疆和全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商埠和国际大通道,从这里经中亚到欧洲远比走海路要近数千公里,将使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全州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与中亚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大面积接壤。伊犁河谷地区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3个国家一类口岸,特别是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公路口岸,建有世界上唯一的跨国自由贸易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自由贸易区。面对着中亚国家、俄罗斯的大市场,地理条件最佳,这种区位优势决定了伊犁在中国通往中亚、俄罗斯及欧洲大陆的所有通道中是最便捷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从交通运输来看,伊犁河谷以公路、铁路、民航为框架,东西贯通、南北交汇的开放性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成为中国连接中亚各国、俄罗斯的综合性国际联运枢纽。目前,中国有两条欧亚大陆桥:一条是从中国东北的满洲里出境,接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条是从新疆的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再接上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中国连云港起始由阿拉山口出境直至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横贯伊犁州中部,运距明显缩短,贸易成本降低。精伊霍铁路将于今年10月全线贯通,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线,直接从伊犁州的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输更为便捷。新亚欧大陆桥不仅是一个运输走廊,而是一个更具活力的经济发展轴线和一个经济走廊,形成了一条现代的“丝绸之路”。依托这个走廊,积极寻求和加强双边、多边经济合作,并实现与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的加工企业、物流集团在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对接,必将带动伊犁地区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从外贸发展来看,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从中亚国家进出口产品前10位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交往大多以新疆为基础,贸易额有80%以上在新疆完成。2008年,新疆外贸总额达到222亿美元,增速62%,其中伊犁州实现外贸总额63.5亿美元,总量和增幅位列新疆第一。
 
    从人文关系来看,伊犁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而且以经贸往来为纽带的文化交流也非常广泛,特别是俄罗斯文化曾在上世纪初至中叶对伊犁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伊犁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繁荣。
 
    三、中亚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西部名城伊宁市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新疆除乌鲁木齐市以外人口最密集的一个城市,也是伊犁河谷地区唯一的城市。全市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5万人。由维、汉、哈、回、锡伯、乌孜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组成。由于这里历史上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中亚文化、欧洲文化、中原文化在这里不断融合发展,保持了各自鲜明浓郁的特色,不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而且异域风情独具魅力,经过建市近60年的发展,成为一座风格独特又颇具现代化气息的中国西部名城。
 
    伊宁市位于伊犁河谷中部,扼东西交通之要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内地与中亚的交通咽喉和商贸集散地,东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697公里,西距霍尔果斯口岸88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重要城市阿拉木图460公里。1992年伊宁市被国家确定为沿边开放城市,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桥头堡和连接中亚的主要窗口。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随着中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日趋紧密,必定会形成包括伊犁在内的“中亚经济圈”现象,而经济圈中,必然会产生一个或几个重要支点城市。伊宁市之所以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并在今天成为一些经济学家力图打造成的中亚经济圈的重要支点,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区位使伊宁市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承接地和聚合点。客观地讲,除了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伊宁市还具有四大比较优势。
 
    一是集聚优势。伊宁市正在全力建设的“五大支柱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汽车为主的制造业,以建陶为主的建材业,煤电煤化工产业,纺织、服装、家电等轻工产品加工业)、“三园一区”(建材园、轻工业园、汽车园、国际商贸物流区),将为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伊宁市城市功能比较完善,市场网络比较健全,呈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向伊宁市集聚的态势,以伊宁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已具雏形;我市紧紧抓住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型、换代、升级,向西转移的时机,牢牢把握对外贸易枢纽这一切入点,实施“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战略,必将加速东部优势出口加工产业向伊宁市集聚发展。
 
    二是载体优势。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国家级经济合作区,区内商住、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物流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工、贸、商、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新区的框架已经建立,在伊犁州起到了窗口、示范和带动作用,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推进器。伊宁火车站大外贸物流核心区域的规划建设,伊宁中亚国际陶瓷城的建成,伊宁中亚国际商品出口交易会的举办,为中国优质建材、机电等产品进入俄罗斯、中亚国家市场,提供了展现品牌实力的有效载体,伊宁市必将成为中国新疆乃至西部最具潜力的工贸新城和出口加工基地。
 
    三是环境优势。伊宁市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坚持行政效能督查制度和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制度;实行重要投资项目代理制,政府部门为其代办全部行政许可手续;实行办事工作日制度,对投资者的行政许可事项限期办结;定期与投资者座谈,听取意见,对重点客商进行回访,搞好跟踪服务。
 
    四是市场优势。近年来,伊宁市外贸发展迅速,出口产品中来自东部的陶瓷、建材、家具、机电、纺织、服装等产品占据了很大比例,特别是陶瓷产品在去年全球传统出口市场一路下滑的大环境下,面向中亚的出口额逆势上扬,增速连续三年超过100%。伊宁市一改产品末端消费市场为内地大市场转移西部、拓展潜力巨大的新兴外贸市场的前沿阵地。
 
    四、促进合作,共创繁荣
 
    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即在中亚区域经贸合作中,伊犁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源是比较明显的,伊宁市作为一个重要支点,必将成为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新亮点。通过中亚——新疆——伊犁——伊宁市这条线索,各地客商将寻找到最理想的投资点。这是伊宁市的机遇,也是大家的机遇。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自古就是经贸往来密切的合作伙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市场的互补性将越来越深入,这为加强各方面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伊宁市在向中亚、俄罗斯发展经贸方面的独特地缘优势,架起双方优质产品贸易往来的桥梁,搭建中国优质产品和俄罗斯、中亚国家客商之间零距离接触的贸易往来平台,我们举办了这次新疆伊宁中亚国际出口商品交易会。交易会的举办为各路客商提供一个崭新的认识“中国制造”的最便捷的渠道和最节省的采购平台,为经贸往来带来新的契机、注入新的活力。在展会上,客商们见到的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陶瓷、建材、汽车、工程机械等优质产品,在这里可以结交更多的合作朋友和生意伙伴,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双边经贸合作的主体。只有企业的参与,双方的经贸合作才能做实做大,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参加这次交易会的很多企业家、客商可能到伊犁、伊宁市的次数不多,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我们尽可能提供各种方便,让企业家、客商多一些相互的认知,多加深一些感性的认识。我们真诚地希望交易会结束后,各地客商能够继续保持交往接触,提出务实的建议和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积极推动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我们也倡议各地政府在利用市场调节功能的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主导作用,为企业的互利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经贸活动环境;加强市场、商品和贸易信息交流,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参加产品展览会,促进贸易发展;通过及时沟通,协助企业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保护企业的积极性,推动经贸合作良性发展。我们要把这次新疆伊宁中亚国际商品交易会办成推动与俄罗斯、中亚区域经贸往来的开幕式,把各地更加紧密的经贸活动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商品交易会。
 
    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彼此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悠久的合作历史。今天各国财经官员、商贸组织和企业代表在伊宁市通过经贸论坛的形式会聚一堂,这对于推动本地区经贸发展,促进睦邻友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坚信,中亚区域经贸合作有着光明的前景,这不仅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也不仅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奉行“促进合作、共创繁荣”的主旨,通过中亚、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中国西部各级地方政府、企业界、商会等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实现共赢,前面所描述的俄罗斯、中亚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的美好前景一定会指日可待,我们的前程会更加光明,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各位来宾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凌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