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就目前我国陶瓷企业所拥有的人才状况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国内一些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都蓄积着大批的科技人才,有的单位还配备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有的每年都有一批科技成果问世,可以扩散到陶瓷行业中来。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它们与国内陶瓷企业联系很薄弱。在许多陶瓷企业实际需要时,却往往指望不上。因此,国内陶企将来必须加强企业与院校的联合。或者多采取一些企-校或企- 院相结合的方式,在陶瓷新产品的开发与技术创新方面,联合搞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新项目与好项目,借以弥补陶瓷企业技术力量的不足。此前国内有些企业采用了此种方式,也收到许多效果,不过,仅此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国内陶瓷企业对于高等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与增多,今后应该注重继续吸收这方面的人才。
此外,国内陶企的人才战略必须面向国际化寻找出路。中国陶瓷业推进人才战略,完全可以采用由国外引进陶瓷技术专家的方法。众所周知,我国体育战线成功地采用世界通行的PL 制(即教练与球员聘用,采用国际化的方式)之后,比赛水平有了长进与提高,获得的金牌数量增加,即是明显事例。目前,世界经济朝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与人才选聘成为必然趋势,人才聘用国际化的趋势越发明朗。眼下国内有眼光的陶企应尽快采取动作,积极招聘国际人才为中国陶瓷企业的发展服务。这里所讲的人才不仅是技术人才,也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及销售人才等,均可采用PL制,从国外招聘。让更多的国际人才为中国人陶企服务,让中国陶企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尽快与国际化接轨。
我国的陶瓷企业还应该积极鼓励技术创造与技术发明,在企业内部应该经常组织科技发明、科技创造与工艺改良方案活动。鼓励人才献计献策,凡有成果者均应给与很厚的精神与物质奖金,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科技进步的氛围。在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技术体系的同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储备库。当然我们更应该注意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嫁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与高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正在进入我国各地,创办企业工厂,其中许多外资陶瓷企业早已经登陆中国,取得不凡的业绩。外资企业光临华夏大地,既可改善中国陶企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激活国内企业的经营活力,在国际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对于国内企业的外向型发展极有好处。外资陶瓷企业同时带来许多新的产品设计与新的技术工艺,其中有的先进技术与适销产品类型比较适合国内企业生产,这样完全可以采用技术转让与购买的方法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过切记的是必须遵守国际游戏规则,该花钱的一定要花钱,避免造成技术侵权事件。至于已超出专利约束时间规定范围的技术内容,则可以大胆拿过来使用。
总之,国内陶瓷企业的持续与稳定的发展,仅仅依靠引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仍显不够,重要的是管理人才及科技人才等各种人才的培养与蓄积。这一问题将成为高层次谋划首先考虑的问题。从技术结构来看,将来我国陶瓷人才组成结构,似以中外相结合的混合型技术为佳。这种多元型的技术结构,应该尽量避免过去那种纯碎单元型的国产技术。因为混合性的人才结构最稳定,在改善经营与提升新产品开发方面,能够更多承担各类风险。未来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会越来越多依赖人才的开发利用,并由此决定中国陶瓷的发展能量究竟有多大。自身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的品牌蛋糕份额究竟能占多大比重,中国陶业究竟能做多强。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