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辖两县三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商朝曾定都于此,距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封神榜在此演义。做为河南省省辖市投资环境评价“政府部门管理效率”名列全省第一的市区,鹤壁发展陶瓷产业不论是在原料、能源,还是在交通、市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鹤壁坚定不移的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更好的发展陶瓷产业,鹤壁市特规划了石林陶瓷工业集中区,主动承接陶瓷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和培养陶瓷产业,以领衔中原的态势和放眼全国的胸怀,致力于打造中原最大陶瓷生产基地。
战略要地得者畅行天下
“要致富,先通路”这是改革开放时代盛行的一句话,其主要强调的是交通的重要性。如今,交通不仅仅的简单的运输需要,它涉及到更加宏观的区位问题,包括交通、市场等等。
鹤壁交通十分便捷。京珠高速、107国道、鹤濮高速、鹤晋高速,已构建豫北高速公路十字交通枢纽京广铁路穿城而过,铁路集装箱已与海运集装箱实现一体化,无需换箱即可上船出海鹤壁市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距天津港口500公里,距青岛港550公里,产品销售可直通海外市场。
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具有广阔的市场辐射力。距中西部最大物流中心和建材批发市场郑州130公里5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郑州、济南、石家庄、太原、天津、北京、西安、武汉等省会和直辖城市,还有新乡、安阳、洛阳、开封、邢台、邯郸、菏泽、晋城、徐州等一大批中型城市,总人口超过4亿人,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量。随着国家对中原崛起政策的支持,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材需求量日益增多,巨大的中原市场正在形成。
资源丰富夯实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对陶瓷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鹤壁矿产资源丰富,鹤壁及周边陶瓷原料能满足生产需要,适合生产各种高、中、低档陶瓷产品。
鹤壁市及周边石英砂岩、钠长石、钾长石、瓷土、黑干、灰干等十余种陶瓷原料储量丰富,在鹤壁陶瓷工业园50公里范围内都能找到。已发现矿产资源33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7亿吨,保有储量11亿吨,为低灰、高热量优质动力煤,燃烧值平均在6000大卡以上瓦斯164亿立方米水泥灰岩储量50亿吨白云岩储量10亿吨以上水资源总量23.5亿立方米。
鹤壁含煤面积150平方公里,低硫高燃点煤炭储量16亿吨,年产量1100万吨,发热量6000大卡以上,属于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是国家十大出口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同时,鹤壁是晋煤外运的主要出口,距山西晋城130公里,鹤壁市煤炭价格为400元/吨。山西长治-河南鹤壁-山东泰安运煤通道经国家批准开始建设,利用煤炭优势建立煤气站为陶瓷企业配套供气。鹤壁市距中原油田50多公里,西气东输工程管线途经于此。
水电充裕保障生产
充足的能源,能为生产提供不竭的动力。特别是在高耗能的陶瓷生产过程中,水电资源是确保稳定生产的根本保障。鹤壁水资源总储量为23.5亿立方米,年过境水6.5亿立方米。境内淇河水质常年保持在一类标准,其中,淇河盘石头水库是河南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库容量达到10亿立方米。陶瓷园区供水可采用三种渠道:一是盘石头水库通过工农渠东三支渠供水二是由汤河水库取水通过自流渠供水三是地下水,出水量在50亿立方米/小时,水资源费采用减免办法。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壁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现有发电装机容量260万千瓦,鹤壁电网结构合理,自动化水平高,供电可靠性强,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220千伏变电容量630千伏安。一般大工业用电价格为0.492元/度左右。
政府主导人力充沛
政府主导,意味着政府主要起着领导和引导的作用。鹤壁市政府将陶瓷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秉承“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政府制定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程代办制、项目联络员制和投资较大重点项目市、区领导分包联络制度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完善了包括土地、税收、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陶瓷园区已通过大环评。园区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运行。
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陶瓷行业亦然。鹤壁是河南的老工业区,70年代,就开始建立陶瓷企业,有大量的技术工人资源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资源。鹤壁市及周边地市每年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可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提供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还能依据外来投资企业用工需要,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达9800多万人。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人工资相对比较低,可以较大降低生产用工费用。目前,鹤壁技术工人平均工资600~800元/月左右,中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工资1200元/月左右。
产业集群集中规划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关键之所在。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境内的石林陶瓷工业集中区,是以建成一座以建筑陶瓷生产为主,兼有居住、仓储、物流等多功能为目标的的生态工业园区。生产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足。集中区远离居住区,风向稳定,人口密度小,适合长远发展,远期规划12万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6万平方公里。
区内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好,有区域性断层经过,无大型溶洞,地基承载力好。按照“封闭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发展理念和“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原则,截止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1600余万元,水、电、路、通信、宽带等设施齐全,目前已经整体通过省环保部门环境影响总体评价,是鹤壁市最大的工业集中区。
中原崛起得天下之利
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为发展中原经济,中央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随之而来的是中原地区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将进一步加快,给建筑陶瓷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005、2006年,鹤壁市山城区在佛山招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陶瓷产业,整合山城区发展陶瓷产业的优势,鹤壁市开辟山城区石林乡境内的区域作为石林陶瓷工业集中区,致力于建成一座以建筑陶瓷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承接佛山等地陶瓷产业转移。通过能源、土地、税收等综合因素的比较,鹤壁开发陶瓷产区与法库、淄博相比较还是具有本身的优势的。但是,中原地区原有的陶瓷企业受资金短缺、产品老化、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急需引进发达地区的陶瓷企业来促进繁荣中原陶瓷产业,满足城乡人民对陶瓷产品的需求。
鹤壁市根据自身实际,从政策、资源、交通、地质构造、配套服务等系统整合,迎接全国陶瓷企业等专业人士到考察,在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下,鹤壁市山城区石林工业园区建设陶瓷工业园无疑是可行的。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