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电影《红毯先生》出品方突然宣布,由刘德华主演的这部电影将退出春节档,重新选择档期与观众见面。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评论纷至沓来。评论中,有分析《红毯先生》票房不佳原因的,有批判电影行业现状的,还有感叹“刘德华时代”落幕的……说的虽是电影和娱乐圈的那些事儿,但对其他行业不无启示。
作为家居建材领域从业者的建陶人,我们又能从中得哪些启示呢?笔者斗胆谈三点。
启示一:
大品牌不是万能的
在演艺圈,刘德华绝对是名副其实的顶流明星和常青之树,宁浩也称得上是经过市场检验的鬼才导演。因此,由宁浩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自带“大品牌”标签,还未上映就已经很出名了。但事实证明,在全新的消费环境下,尽管《红毯先生》是知名度颇高的大品牌,却最终难以让消费者为之买单。
同样的道理,建陶行业不乏具备足够知名度的大品牌。然而,在新消费环境下,这些大品牌不一定能对消费者产生昔日那么强的吸引力了。尤其是对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对品牌的态度和老一辈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老一辈认可和信任的大品牌未必就是他们心仪和信任的好品牌,这正是很多瓷砖品牌要走品牌年轻化道路的原因。
时代在变化,瓷砖品牌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启示二:
好产品未必有市场
据了解,到电影院看过《红毯先生》或在网上看过《红毯先生》简介的人,多数认为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对得起票价。那它为什么会遭遇“票房滑铁卢”呢?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
首先,春节长假期间,人们在春节长假期间看电影是主要为了放松心情,至于想从中收获什么不是完全不重要,而是与寻求开心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可以说是有则更好,没有也不强求。主打深刻剖析和批判娱乐圈的《红毯先生》显然不是一部以让人放松心情为主要目标的电影,因而也就无法吸引大多数以寻求开心为观影目的观众。
其次,《红毯先生》虽然是一部具有批判意义的优质电影,但片中主人公刘伟驰是演艺圈的一名大牌明星,与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相较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年会不能停》《热辣滚烫》《第二十条》等电影而言,《红毯先生》能为普罗大众提供的代入感和情绪价值严重不够,因而也就难以吸引以普通人为主体的观众。
同样的道理,建陶行业从来不缺颜值与品质并重的好产品。但是,好瓷砖往往要么与品牌定位及消费者需求严重不符,要么价格太高,却缺乏匹配的服务和体验,要么品牌不够响亮,无法提供信用背书。其中原因还有很多,一言难尽。这样的产品,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销售效果。
在消费降级和消费分层日益明显的当下,无论是好瓷砖没有找对消费群体,还是好瓷砖背后没有好品牌和好服务做支撑,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启示三:
卖瓷砖永远要宣传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是电影宣传的关键点。《热辣滚烫》以“贾玲瘦身100斤”为话题,成功引爆了流量;而《红毯先生》在宣传过程中却没有找到与观众兴趣相契合的卖点。显然,宣传失策也是这部电影票房表现不佳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建陶行业也有很多品牌不重视或不懂品牌宣传。更有甚者,还有很多人眼里只看到产品,而完全没有品牌思维,以至于思想仍旧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殊不知,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做好品牌宣传愈发重要。
在新时代的市场中打拼,建陶人卖瓷砖不仅要高调宣传,更要找准宣传的关键点,充分激发消费者的正面情绪反应。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补充、拍砖。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