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建陶第一生产制造大国。庞大的产能,一直以来都是建陶人引以为傲的资本。
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在瓷砖生产线等同于印钞机的年代,谁有产能,就能收割市场;在行业进入淘汰洗牌的时期,过剩的落后产能,则会首当其冲,被无情地踢出局。
供大于求,产能过剩
“陶业长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陶瓷砖产能125.6亿㎡,而2022年实际产量只有约73.1亿㎡,产能利用率仅仅只有70%。
2023年以来,整个中国建陶产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一方面,各产区开窑率严重不足,其中广东产区的开窑率徘徊在5至6成。另一方面,伴随着日产能超4万㎡的大生产线频频建成点火,中国陶瓷砖总产能迅速攀升。
众所周知,建陶和房地产是深度捆绑的两个行业,建陶行业的产能过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供大于求。
9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个专家估出来的数字相差很大,14亿人可能住不完。”
许老板被依法强行控制的新闻一出,让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一段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于是乎,每每有新瓷砖生产线投建的消息传出,便总有吃瓜群众在底下评论留言:烧那么多瓷砖,到底要卖给谁?
住不完的房子,卖不出去的瓷砖,这个问题就像一块烧红的铁板,反复炙烤着那些“以为手握产能就能创造收益”的陶企老板。
出口贸易,释放产能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拓宽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的视野。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就曾表示,“不与同行争天下,走出国门闯世界。”从美的公布的财报也能看到,其去年创下的3400亿元营收,就有1300亿元来自海外市场。
反观陶企,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还是在国内市场一味地“拼价格”,内卷到最后利润越来越薄。由于上市陶企的集体亏损,去年建陶行业还“荣获”了“十大内卷行业”的第四名,让人啼笑皆非。
利润无限接近零,对消费者来说当然喜闻乐见,但对企业经营和行业发展来说,却是极其危险的。没有利润,就没有研发投入;没有科技创新,就会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把产能释放出去,是条铁的定律。
2007年至2015年这9年间,中国陶瓷砖出口量从5.9亿㎡增长至11.39亿㎡,几乎翻了一番。可就在涨势喜人的时候,却被“反倾销”给了当头一棒。
从2016年开始,中国陶瓷砖出口走起了下坡路;到了2022年,全国陶瓷砖出口量仅剩5.79亿㎡。有从事出口贸易多年的陶瓷人直呼一朝回到解放前。
根据海关的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陶瓷砖出口量为2.74亿㎡,出口均价为59.51元/㎡。这两组数据说明了一个冰冷的事实:出口贸易在释放产能方面,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在为陶企创造收益方面,似乎也不尽如人意。
产能出海,剑指百亿
再以美的为例,它的成功其实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它销到海外的1300亿元产品中,有250亿元是在海外生产的。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美的在10多个国家有20多个厂,今年计划再新增5个厂。
由此可见,“走出去”可以是产品先走出去,然后是服务走出去,最后是产能走出去,这个逻辑走通了,就会成为企业布局海外的突围方向。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电器还是瓷砖,工业品都有它的共通点——规范化的技术、标准化的知识,因此不仅很容易传播,也很容易复制。
要知道,中国的陶瓷砖产能严重过剩,并不意味着全世界都过剩,有订单的东方,就能容纳产能。
举个例子,非洲有十三四亿的人口,一年进口陶瓷砖约10亿美元,有大量需求,却缺乏生产商。科达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率先布局海外,在非洲市场成功掘金。
截至目前,科达已于非洲五国运营6个生产基地,拥有16条建筑陶瓷生产线、1条洁具生产线,共实现建筑陶瓷产品产量超7000万㎡,洁具超10万件。
此外,科达的坦桑尼亚建筑玻璃生产项目、加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五期、喀麦隆陶瓷项目、肯尼亚基苏木日产4000件陶瓷洁具生产项目等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近年内投产。据悉,全部在建项目达产后,科达将形成年产近2亿㎡建筑陶瓷、260万件洁具及20万吨建筑玻璃的产能,借此跻身成为非洲地区第一大建筑陶瓷供应商。
目前,科达对海外建材业务做出了规划,计划在5年内实现百亿营收。
\\\\\\
做大做强,是所有企业家的目标,陶企老板自然也不例外。
也许在某个阶段,做大产能、走成本领先战略,确实可以快速提升营收规模;但随着发展周期的更迭,选对赛道、选对方法,要比埋头做大产能来得更有效,也比一味降成本来得更持久。
下一个到海外市场成功捞金的陶企会是谁?让我们一起期待。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