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万片瓷砖被召回!吸水率、放射性核素不合格……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23-05-08
阅读量:4373

近日,安徽一家陶企因陶瓷砖存在质量问题,计划召回约18万片陶瓷砖。据了解,由于烧制过程中温度低、烧结程度不够,这批陶瓷砖吸水率过高,铺贴后容易断裂、脱落,可能存在导致消费者在家中被砸伤或划伤等安全隐患。

此前,陶瓷行业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有1.7万多片陶瓷砖被召回,其中,被召回的部分陶瓷砖同样存在吸水率过高、断裂模数不足、容易断裂等问题。

 

因吸水率过高、防滑性能差等问题

近20万片陶瓷砖被召回

近日,从安徽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技术中心获悉,安徽**瓷业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向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2022年9月至10月生产的(型号规格为400×800×7.8±0.2(mm))家装陶瓷砖,涉及数量为25714箱(7片/箱),即179998片陶瓷砖。

召回信息显示,此次召回范围内的家装陶瓷砖,由于烧制过程中温度低、烧结程度不够,导致吸水率过高,容易断裂、脱落,进而可能导致消费者在家中被砸伤或划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中陶君曾在《3家陶企召回缺陷陶瓷砖超1.7万件!哪个地区产品质量堪忧?》一文中盘点了过去一年陶瓷行业出现的陶瓷砖被召回事件。据统计,2022年合计超过1.7万片陶瓷砖被召回,原因既包括吸水率过高、断裂模数不足、容易断裂,也包括摩擦系数偏低、防滑性能较差。

吸水率是衡量陶瓷砖质量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陶瓷砖的硬度、强度、耐磨度等性能。

根据我国陶瓷砖国家检测标准规定,陶瓷砖依据吸水率不同大致可分为:

瓷质砖(E≤0.5%);
炻瓷砖(0.5%<E≤3%);
细炻砖(3%≤E≤6%);
炻质砖(6%≤E≤10%);
陶质砖(E>10%)。

通常来说,吸水率低的陶瓷砖强度比较大,不容易膨胀,质地紧密且比较硬,稳定性高;而吸水率过高的陶瓷砖密度较低,毛孔更多,稳定性差,吸水后容易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破裂、空鼓、脱落等情况。比如,墙砖吸水率过高容易脱落,地砖则容易空鼓,不仅影响家庭空间的美观,还会引起家居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而防滑性能好坏也是衡量陶瓷砖能否在家居生活正常使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0多万人因滑倒而死亡,滑倒已成为世界各地意外或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道路交通伤害。而因地面湿滑摔倒引发的纠纷案件的数量也非常惊人,仅在国内每年就已经达到近8万起。不难发现,陶瓷砖防滑性能在家居健康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陶瓷砖的防滑性能取决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根据我国最新的标准系数,摩擦的系数不能低于0.5,低于0.5则安全防滑程度比较低。国家将标准系数分为三个等级,0.5~0.6属于中等安全防滑程度,0.6~0.7则属于中高等安全防滑程度,如果大于0.7说明安全防滑程度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

一直以来,召回缺陷产品在陶瓷行业比较少见。从近年多次发生召回缺陷陶瓷砖事件可以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人们家居生活的健康和安全,市场监管部门比以前更加重视提升陶企的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


2022年陶瓷砖国抽不合格率13.5%

近三年首次发现放射性核素不合格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2022年室内装饰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2022年陶瓷砖国家监督抽查合计抽查了11个省(区)229家陶企生产的230批次产品,覆盖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5个品种。经抽查发现,不合格产品数有31批次,抽查不合格率为13.5%,较上次抽查上升3.9个百分点。这5个品种的产品近3年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4.0%、9.6%、13.5%,不合格批次数量逐年增长。

通报显示,以上抽查主要涉及陶瓷产业集聚区广东、福建生产的产品,分别抽查182批次、27批次,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1.0%和29.6%。

这一轮抽查重点对陶瓷砖的抗化学腐蚀性、耐污染性、抗釉裂性、放射性核素、尺寸、吸水率、断裂模数、破坏强度、无釉砖耐磨性等9个项目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吸水率和尺寸,均有13批次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了2批次产品放射性核素不合格,系近三年国家监督抽查中首次发现该指标不合格。 

图为陶瓷砖产品近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辐射对人的作用方式,陶瓷砖的放射性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产生的辐射对人形成照射;内照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产生的射线直接对人体组织形成照射。相比之下,内照射的危害比外照射更大。

由于放射性超标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可能会致癌,因此国家对陶瓷砖放射性管理比较严格,不仅要求所有产品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的要求,还对瓷质砖实行3C认证管理。目前,国内还没出现陶瓷砖致癌的案例,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

陶瓷原材料中的黏土、长石、石英等来自自然界,天然含有镭、钍、钾等放射性元素。此次国家监督抽查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的原因是部分陶企使用了放射性水平较高的陶瓷原材料。

经技术机构分析,此轮陶瓷砖抽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部分陶企对标准理解不透彻,不了解陶瓷砖工作尺寸、实际尺寸、名义尺寸的区别,其标识的工作尺寸与实际尺寸偏差过大;二是部分陶企的产品原料配方、成型、烧结等工艺不合理,导致吸水率、断裂模数、破坏强度不合格;三是部分企业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到位,使用了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原材料,导致产品放射性核素不合格。
 

责任编辑:刘思桃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