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福建晋江陶瓷产业基地之品牌和税收篇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08-11-04
阅读量:2548
品牌篇★★★☆☆ 

  政府奖励力度大品牌建设待加强 

  核心提示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品牌的作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再加上人们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品牌的作用已经是越来越明显。当地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致力打造品牌之都。 

  晋江市政府对企业争创品牌的奖励政策力度很大,奖励项目之多,在陶瓷产区都是少见的。2002年至今,发放名牌、质量奖励金7400多万元,这与晋江打造品牌之都的文化有关。大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政府奖励应有尽有 

  根据晋江市政府2007年出台的《关于调整充实打造品牌之都鼓励政策的通知》,凡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奖励200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奖励30万元;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出口名牌”、“福建老字号”,奖励5万元;获得国家出口免验产品,奖励50万元;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奖励10万元;建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单位,奖励100万元;建立“全国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单位,奖励50万元;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技术检测机构,奖励3万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获得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荣誉,奖励20万元。 

  企业殊荣含金量较高 

  从龙头企业篇里的晋江建陶龙头企业所获得的多项驰名商标、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绿色建材产品”等多项荣誉可以看出,其实龙头企业还是比较注重品牌建设的。政府对获得这些荣誉的企业都会给予物质奖励。只是现在建陶被作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以后政府可能会停止奖励。 

  2006年晋江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建陶企业就有14家。华泰陶瓷、协进陶瓷获得中国陶瓷名牌,恒达、腾达、南鹰、集源、国星、晋成、前兴等龙头企业的商标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佛山截至2008年4月也才9个建陶驰名商标。2006年申报建筑陶瓷中国名牌的37家企业中,福建就有9家,几乎占了四分之一。 

  就晋江的陶瓷重镇磁灶来说,全镇有87家陶瓷建材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22家企业通过环保体系认证,培育出一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该行业仅有两个),10个国家免检产品,7枚中国驰名商标,9枚福建省著名商标,8个省名牌产品,累计有65家企业的新产品荣获国际金奖,20多家使用陶瓷产品的工程被评为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 

  地域品牌影响力薄弱 

  在与媒体打交道方面,晋江建陶的龙头企业华泰集团吴国良等企业老总在媒体上的频频露面,显示了晋江陶瓷人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注重对企业和其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但当记者采访磁灶宝洋工业区的部分中等规模建陶企业时,他们都表示,只要把产品质量提高了,就不怕销路不好,颇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而且他们也很少在报纸上投放广告,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墙砖利润不高,而且以农村市场为主。树林陶瓷营销总监更是直接表态不会对经销商的广告给予支持,树林陶瓷每天有几万平方米的瓷砖生产量,当天就通过分销商层层分销出去,公司已经有固定的销售网络,也不需要打广告。 

  据记者了解,很多外地生产企业都认为晋江外墙砖的质量很好,甚至有些直接打着晋江的品牌进行产品销售。而内墙砖和地板砖则正好相反,虽然也有企业在经营,并且和外墙砖同时起步,但品牌做得很差,很多当地企业都打广东牌在销售。在晋江的户外广告中,随处可见佛山建陶品牌的广告,而磁灶本地品牌的广告则较少。 

  晋江拥有外墙砖强势企业,地域品牌影响力却较薄弱,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劣。中小企业应抱团寻求协调与合作,而不是互相压价,以致降低整个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税收篇 ★★★☆☆ 

  核心企业优惠多  一般企业负担重 

  核心提示 

  放水养鱼,藏富于民。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秘密武器。目前晋江的建陶企业配套还不是很完善,政府为了积极引进相关咨询机构、物流公司、担保机构,提高配套水平,增强晋江建陶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出台了一些鼓励性政策,如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等。 

  对晋江一般的建陶企业而言,税收方面,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可言,这个估计与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限制有关。所得税和全国一样今年调低至25%,出口退税调低至5%。因为出口所占比重很低,受出口退税调低的影响不大。据树林陶瓷营销总监介绍,以前按6%核定增值税,但现在按用电量估算产值来征收,连烧开水使用的电都要计算产值纳税,比以前高了不少,企业负担加重。 

  但是晋江市政府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商贸流通企业、担保机构、咨询公司、人才中介机构等,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在开业前三年免交营业税;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年度纳税额增长20%以上,参照其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30%的额度给予产业升级科技扶持;对新设立的大型仓储类物流企业和大型专业物流服务类企业,自其开业经营之日起,参照其实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额度,第一年按50%比例给予资金补助、第二年按30%比例给予资金补助;对纳税总额超200万元且年度纳税增长20%以上的仓储类物流企业,参照其年度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30%的额度给予资金奖励;对纳税总额超100万元且年度纳税增长20%以上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参照其年度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30%的额度给予资金奖励,等等。这些鼓励措施,对于发展壮大当地产业集群的配套企业,起了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SAM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