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吸水率.显气孔率.容重等

来源:慧聪网 2005-12-16
阅读量:2555

Ceramic tile——Determination of water absorption,apparent porosity,apparent

relative density and bulk density

GB/T 3810.3—1999Idt ISO 10545—3: 1995

代替:GB/T 2579 – 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方法。祥品的开口气孔吸入饱和的水份有两种方法:煮沸和真空下浸泡。煮沸法水份进入容易浸入的开口气孔;真空法水份注满开口气孔。

  煮沸法适用于陶瓷砖分类和产品说明,真空法适用于除分类以外的显气孔率、表观相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2 原理

   干陶瓷砖吸饱水后吊挂在水中。用于干质量、饱和后质量和吊挂质量之间相互关系参数的计算。

   3 仪器

  3.1 能在(110±5)℃温度下工作的烘箱。能获得桢栓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也可适用。

   3.2 供煮沸用适当的情性材料制成的加热器。

   3.3 热源。

   3.4 能称量精确到试样质量0.01%的天平。

   3.5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3.6 干燥器。

   3.7 麂皮。

   3.8 吊环、绳索或篮子:能将试样放入水中悬吊称其质量。

   3.9 玻璃烧杯或者大小和形状与其类似的容器。将试样用吊环(3.8)吊在天平的(3.4)一端,使试样完全浸入水中,试样和吊环不与容器的任何部分接触。

   3.10 能容纳所要求数量试样的足够大容积的真空箱和真空系统,而且能达(100±1)Kpa的真空度并保持30min。

   4 试样

   4.1 每种类型的砖用10块整砖测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 2000-01-01实施

  4.2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m2时,只需用5块整砖作测试。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16m2时,至少在三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割最小边长为100mm的五块试样。

  4.3 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种测试样品达到50-100g。

  4.4 砖的边长大于2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入测量值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矩计算。

   5 步骤

  将砖放在(110±5)℃的烘箱中(3.1)干燥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砖放在有硅胶或其他干燥剂的干燥气内(3.6)冷却至室温,不能使用酸性干燥剂。每块砖按表1的测量精度称量和记录。

 

5.1 水的饱和

 

  5.1.1 煮沸法

 

   将砖竖直放在盛有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的加热器中(3.2),使砖互不接触。砖的上部应保持有5cm深度的水(3.5)。在整个试验中都应保持高于5cm的水面。将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煮沸2h。然后切断热源(3.3),使砖完全浸泡在水中冷却4h±15mm至室温。也可用常温下的水或制冷器将样品冷却至室温。将一块浸温过的麂皮(3.7)用手拧干。并将麂皮放在平台上轻轻地依每块试样的称量结果。保侍与干燥状态下的相同精度(见表1)。

 

  5.1.2 真空法

 

   将砖直放入真空箱中(3.10),使砖互不接触。抽真空至(100±1)Kpa),并保持30min。并保持真空的同时,加入足够的水覆盖并高出5cm,停止抽真空,让砖浸泡15min,将一块浸湿过的麂皮(3.7)用手干。将麂皮放在平台上依次轻轻擦干每块砖的表面,对于凹凸或有浮雕的表面应用麂皮轻快地擦去表面水份,然后立即称重,记录每块试亲友的测量结果。保持与干燥状态下的相同精度(见表1)。

  5.2 悬挂称量

   称量真空法吸水后、悬挂在水中的每块试样的质量(M3),精确至0.01g.。称量时,将样品挂在天平(3.4)一臂的吊环、绳索或篮子上(3.8)。实际称量前,将安装好并浸入水中的吊环、绳索或篮子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处于平衡位置。吊环、绳索或篮了在水中的深度与放试样称量时的相同。

   6 结果表示

   m1 -干砖的质量

   m2b —在沸水中饱的砖的质量

   m2 —真空法吸水饱和的砖的质量

   m3 —真空法吸水饱和后悬挂在水中的砖的质量

   在下面的计算中,假设1cm3水重lg,此假设室 温下误差3%以内。6.1 吸水率

   计算每一块砖的吸水率F(b,v),用于砖质量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1—干砖的质量

   m2—湿砖的质量

   Eb表示用m2b测定的吸水率,Ev表示用m2测定的吸水率。Eb代表水仅注入容易进入的气孔,而Ev代表水最大可能地注入所有气孔。

   6.2 显气孔率

   6.2.1 用下面关系式确定表观体积V(单位cm2)

   V=m2v – m3

   6.2.2 用下面关系式确定开口气孔部分V0和不透水部分V1的体积(单位cm3)

   V0=m2v – m1

   V1=m1 – m3

   6.2.3 显气孔率P用试样的开气孔体积与表观体积的关系式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6.3 表观相对密度

   计算试样透水部分的表观相对密度T。计算公式如下:

  

   6.4 容量

   试样的容易B(g/cm3)试样的干重除以表观体积(包括气孔)所得的商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参照本标准; 砖的说明; 每一块砖各项试验性能的试验结果; 各个试验性能结果的平均值。

 

责任编辑:admin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