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对于曾经辉煌过的企业,托夫勒有一句金玉良言:“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很多企业在艰难的起步阶段,能够突破迷雾,壮大成功。而企业做大以后,却在扩张的高速路上翻了车。企业成长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总是诱人的
每个企业都渴望做大,毕竟大总是诱入的。也有很多企业走出了成长的种种困惑,实现了做大的梦想。但同样又有太多的企业在苦心经营做大后,由于管理不善,而在一夜之间轰塌。企业做大后,如何才能长寿﹖有关专家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管理,已成为管理的主题。
企业要长寿,必须具备有效控制自己成长状态的能力。对企业做大后的管理,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成长方向的管理,二是对成长速度的管理,三是对成长力的管理。
馅饼还是陷阱﹖
企业成长方向的抉择可能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也最难的决策·了。企业要做大做强,必然会赴向多元化经营之路,这一点在欧美和日本等国企业已基本得到证明。多元化经营,可能使企业拓展规模,规避风险,也可能使企业掉进陷阱,不可自拔。君不见在建陶企业之中,有的企业建一个抛光砖厂赚了钱,就急忙再去建原料、釉料厂,甚至加运输也自己干,正所谓肥水不流外入田。到后来由于机构庞大,像躯体僵化的恐龙,并不发达的大脑难以指挥呆滞的身躯,而轰然倒塌。馅饼和陷阱往往同在一处,如果稍不慎重,便可能吃不到馅饼而掉人陷阱。
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中失败的企业,往往由于资源能力配置能力较低,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还未形成的情况下,就仓促进入了多元化经营阶段。有人认为,多元化经营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以使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但现代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已经不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来控制自己发展的节奏,寻求最佳的发展速度。
敢不敢“革自己的命”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永远的动力。企业往往因创新而壮大成功,却又因壮大成功而疏于创新。有专家认为,企业成长后,管理上陷入两难境地。首先,企业做大后便会背上增长的压力。其次,企业的规模越大,其管理层次必然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对创新的反应越来越迟钝。 ’
因此,企业做大后,比起创业初期,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都弱化了,容易被已有的成功所牵绊,,不能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突破,比较难于“革自己的命”。
绕不过的坎
企业做大以后利益的分割问题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利润问题上的纷争,足以让一艘“航空母舰”瞬间分崩离析。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人的问题。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萨姆·沃而顿这样说:“利润分享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保证企业前进的诱因”。企业的创始人、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经理人、企业的员工等许多关系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企业前进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利益分配不公,再大的企业也会人心焕散,失去竞争力而崩溃。
另外,民营企业做大以后,一定要摆脱家族式管理,克服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在利益问题上,变独占为共享,才能使企业管理摆脱无序.减少内耗。。延续昨日的辉煌。(阿杰)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