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繁荣背后的隐忧

来源:亿房 2007-01-15
阅读量:1526
 笔者通过半年的企业走访,发现企业高层一直都在强调其自身发展的模式,以及整个行业发展的现状等问题,把模式几乎纳入企业最高的战略核心圈。其实,笔者认为大可不必。
 
  我们一直在说模式,那究竟什么是模式呢?笔者愚见,模式是一种已经形成的思维,这个思维是不能变更的,但市场存在的规律却是一直处于千变万化之中的,是流动的。所以,用固定的东西去搏击流动的东西,其结果会怎样,相信大家心中应该不言自明。在市场中,没有模式才是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杀伤武器,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上乘之术“无招胜有招”。

  无论是企业模式还是市场模式都是对市场的一种规范。以市场模式为例,许多优秀的经销商当看到瓷砖生产的利润空前大时,便在有一定实力时挥师进军瓷砖生产行业。据业内人士认为,此现象以福建产区为多。可以看出,只有创新的模式,只要是思维在不断转变,就会发展出新的局面。

  为此,有眼光的部分行业人士认为,只有将建陶企业浓缩,也就是在经过无数次洗牌之后,其产品质量、花色等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才会减少抄袭风潮,让建陶市场更加正规完善起来。现在的企业一直在无限量生产,并且生产线还在拼命扩张,仅佛山便有数十条增长,更何况加上后劲十足的广东佛山产区,山东的淄博、临沂产区,四川的夹江产区,山西阳泉,福建晋江等产区呢?这是建陶行业发展的繁荣,也是不成熟的隐忧。

  每个企业都在寻找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保证其稳定发展,这是不错的决策,但如果过于依赖这种模式,那么,企业就会被自己的模式所束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山东建陶企业为例,如果山东建陶不走给佛山陶瓷贴牌这条路,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广东佛山形成一种对垒、互补的新局面。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却还没有放手来做。在他们的眼中,佛山陶瓷就像一块肥肉,于是纷纷到佛山注册,而在山东建厂生产。山东政府自然是欢喜此局面的出现,此模式的成熟,但长此以往,山东得到的是什么呢?说的好听一点是产品加工厂,如果说的难听一点,那纯粹就是属“卖身”行为。

  这种模式此时尚未根深蒂固,假使山东政府方面适当的去帮扶一把,或是制定相关有利政策,相信未来的模式发展会更加惊人。如山东的煤气发生炉在佛山的广泛应用,并且受到好评,这便是山东的优势,而为什么却又在拿其他的模式扣在自己的头上。看似繁荣,却实为思想的停滞,愚昧的落后之举呢?

  无论是哪一个区域,或是哪一家企业,一旦形成自己的模式时,切不可自鸣得意,要知道那正是走向烟花绽放在星空中的一幕。

责任编辑:海逸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