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11)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2-17
阅读量:2632

  (八)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1. 文化概述

  1)文化的涵义

  一般认为,文化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如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道德等。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主要关心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一定社会经过学习获得的、用以指导消费者行为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的总和。

  依据这一文化定义,我们就容易理解,对一定社会各种文化因素的了解将有助于营销者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接受程度。归纳起来,文化具有如下特点:习得性、文化的动态性、文化的群体性、文化的社会性、文化的无形性。

  2)亚文化

  亚文化是一个不同于文化类型的概念。所谓亚文化,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每一亚文化都会坚持其所在的更大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主要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同时,每一文化都包含着能为其成员提供更为具体的认同感和社会化的较小的亚文化。目前,国内、外营销学者普遍接受的是按民族、宗教、种族、地理划分亚文化的分类方法。

 (1)民族亚文化。几乎每个国家都是由不同民族所构成的。不同的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民族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

 (2)宗教亚文化。不同的宗教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倾向、习俗和禁忌。如我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的信仰者都有各自的信仰、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宗教能影响人们行为,也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3)种族亚文化。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风格和态度。他们即使生活在同一国家甚至同一城市,也会有自己特殊的需求、爱好和购买习惯。

 (4)地理亚文化。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在消费习俗和消费特点上的不同。长期形成的地域习惯,一般比较稳定。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产业和贸易发展格局,而且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购买力的大小和消费结构,从而在不同的地域可能形成不同的商业文化。

  2.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理想的最终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持久信念。它代表着一个社会或群体对理想的最终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某种共同看法。因此,文化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人们应追求一个什么最终状态的共同信念。它是人们用于指导其行为、态度和判断的标准,而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态度一般也是反映和支持他的价值观的。

  1)文化价值观及其演变

  每一社会或群体都有其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同时,文化价值观有核心价值观与次要价值观之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的社会或群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被人们普遍认同和广泛持有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所谓文化的次要价值观,则是指特定的社会或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和持有的次要、居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

  文化价值观的另一种方法是由心理学家米尔顿·J. 诺开克提出来的。他把价值观区分为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终极价值观是人们理想的终极状态,即人们期望最终实现的生活理想。工具性价值观是指人们为达到理想的终极状态所要求的行为和行动。

  某一社会或群体的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某些基本价值观念,即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通常不会改变。这些价值观念是一个人类群体所共有的,即使这一群体的成员不断更新,它们也会被延续下去,并且具有较强的抵制变革惯性。核心价值观一般来自父母,并通过学校、宗教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得以强化。例如,大多数中国人恪守的“仁爱孝悌”、“精忠爱国”、“见利思义”、“诚信知报”等信念,绵延数千年,迄今仍未发生多大变化。对于这些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任何企业都无法或很难改变,合理的策略选择应是努力去适应,并在其经营理念中有所折射和反映,保持企业理念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致。否则,失败就将是难免的。

  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中居于从属、次要地位的价值观,则是相对容易改变的。例如,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将越来越注重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情感满足,并越来越求消费的个性化,伴随这种变化的实际上是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对于这些变化,企业就必须密切关注并随时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我们可以用速溶咖啡的例子来说明价值观念变化对消费者行为及市场营销影响。当速溶咖啡首次引入美国市场时,美国的家庭主妇大多抱怨其味道不像真正的咖啡。但当这些家庭主妇被蒙住眼睛试饮时,她们中大多数人都辨别不出哪一种是速溶咖啡,哪一种是传统咖啡。这说明她们对速溶咖啡的抵制只是由于心理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主妇们拒绝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是她们认为购买速溶咖啡的人都是一些懒惰、浪费、不称职的妻子,并且是安排不好家庭计划的人。然而,20年后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美国家庭主妇们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她们的心目中,速溶咖啡的购买者已不再是20年前的形象了。显然,速溶咖啡现在在美国市场所遭受的抵制要比1950年少得多。

  2)与消费者行为有关的文化价值观

  下面我们将介绍另一种有意义的文化价值观分类,即把文化价值观区分为三大类:有关社会成员间关系的价值观,有关人类环境的价值观,以及有关自我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一些极端的情况,在两个极端的价值观之间,还存无数的中间状态。

  (1)有关社会成员间关系的价值观

  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关于该社会中个体与群体、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适当关系的看法。这些关系对于营销实践有着重要影响。

  在自己与他人关系上的价值观:人们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在相对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满足,还是相对强调社会利益和满足他人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上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文化在对待个人与集体关系上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社会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和集体行动,并且往往把成功的荣誉和奖励归于集体而不是个人;相反,有的社会强调的是个人成就和个人价值,荣誉和奖励常常被授予个人而不是集体。

  在成人与孩子关系上的价值观:家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是围绕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的需要,孩子在家庭决策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孩子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哪些与自己有关,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社会在成人与孩子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在青、老年人关系上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文化,在对待青年人与老年人的价值取向上也可能存在差异。有的社会,荣誉、地位、重要的社会职务都是属于老年人的;另一些社会,则可能是属于青年人的。

  在男人与妇女关系上的价值观:在具有不同文化的社会,男人与妇女的社会地位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男女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机会担任重要的社会职务;在重要的家庭购买中,通常是由夫妻共同作出决定。但在有些国家,今天可能仍然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没有重要地位。

  在竞争与协作关系上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于竞争与协作的态度会有所不同。在有的文化价值观中,人们崇尚竞争,信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另一些文化价值观中,人们则倾向于通过协作而取得成功。这方面的价值观往往能从不同的文化对比较广告的反应中表现出来。例如,墨西哥和西班牙都禁止做比较广告,我国也是如些。但在美国,比较广告却是被容许的。

  浪漫主义的价值观: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会具有不同的浪漫主义性格。在许多文化中,浪漫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主题。然而,在另一些社会文化中,婚姻由父母包办,青年人没有恋爱、择偶的自由。美国有一种品牌叫做“Listerine”的产品,在泰国做广告时,最开始是以相爱的男女青年作为画面背景,结果失败了。公司将广告画面改为两个女孩在一起谈论“Listerine”后,销售业绩则马上获得了改善。

 (2)有关环境的价值观

  有关环境的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关于该社会与其经济、技术以及自然等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这些价值观对于消费者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并最终影响着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及其成败得失。

  在个人成就与出身关系上的价值观:一个社会在强调个人成就或家庭出身方面的文化差异,将导致这个社会把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平等或不平等地给予不同的个人或集团。在一个个人成就取向的社会里,机会、报酬和具有较高荣誉的社会职位会被更多地提供给那些个人表现和成就突出的人。在这样的社会里,任何社会集团都不具有特权。另一方面,在一个重视家庭出身和家庭背景的社会里,个人的机会往往取决于他的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

  在风险与安全关系上的价值观:有的社会文化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勇于冒险的人会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另一些文化则可能具有很强的逃避风险的倾向,把从事冒险事业的人看作是十分愚蠢的。这方面的价值观对企业家的培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崇尚冒险的社会是难以发展出足够的企业以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的

  在乐观与悲观关系上的价值观:当人们遇到困难和灾难时是有信心去克服,还是听天由命、采取宿命论的态度,会集中反映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是乐观或悲观的价值观。在加勒比海地区,人们常会在遇到困难时说声“没有问题”或“没有关系”以宽慰自己。在他们的观念中,难题既然已经存在,所以担心也没用!墨西哥人则相反,他们大多是一些宿命论者。因此,当墨西哥人购买到不满意的商品或服务时,一般都不会提出正式的抱怨。

  关于自然的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对待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能会具有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一些人觉得他们受到了自然的奴役,另一些人认为他们与自然之间是和谐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们能够征服和左右自然。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上。

  (3)有关自我的价值观

  有关自我的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各成员的理想生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这些价值观对消费者因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一个及时行乐的社会里,消费信贷有着巨大的市场;而在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里,消费信贷的推行将是艰难和缓慢的。

  在动与静上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导致人们对待各种活动的不同态度,并且形成不同的“好动”或“好静”倾向。一项关于比较美国妇女和法国妇女社会活动的调查发现,法国妇女一般认为“同朋友一起在炉边闲聊消磨夜晚是我喜欢的方式”。美国妇女则一般认为自己“喜欢有音乐和谈话的聚会”。这种活动上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需求。由于人们的观念不同,广告的诉求主题也应有所不同。

  物质与非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人们在对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相对重视程度上会存在差异。尽管一切物质财富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人们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却不是一样的。有的社会奉行极端的物质主义,认为“金钱万能”。有的社会更加强调非物质的内容,例如在某些国家,宗教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当物质利益与宗教信仰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毫不莸豫地选择坚持他的宗教信仰。

  在工作与休闲关系上的价值观:不同的社会文化在对待工作与休闲关系问题上会有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一般地,人们为了获取经济报酬而工作。但是,有的文化使人们较倾向于从工作中获得自我满足,有的文化则使人们在基本的经济需求满足后较倾向于更多地选择休闲。在企业营销中,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文化差异,可能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在现在与未来关系上的价值观:人们是为今天而活还是为明天而活,是更多地为今天着想还是更多地为明天打算,可以集中地体现一个社会在这方面的价值观。这类价值观对于企业的促销和分销策略,鼓励消费者储蓄或使用消费信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欲望与节制关系上的价值观:这一类价值观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态度是倾向于自我放纵、无节制,还是倾向于克制自己、节制欲望等方面。穆斯林文化在此类价值观上是非常保守的。产品、包装、品牌和广告等都必须谨慎处理,以保证符合穆斯林的价值标准。快速成像照相机在阿拉伯国家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阿拉伯人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照相时不必担心她们的相貌会被照相馆里的陌生人看见。

  在幽默与严肃关系上的价值观:社会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幽默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和欣赏,以及什么才算是幽默等方面。一个社会文化中被看作是幽默的东西,在另一个社会文化中可能不会给人以任何幽默感;男人认为是幽默的东西,女人不一定认为是幽默。成人与儿童在幽默感上也会存在差异。

  3.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相对于非语言沟通而言,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群体之间,语言上的差异是比较容易察觉的。易于为人们所忽视的往往是那些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包括时间、空间、礼仪、象征、契约和友谊等。这些因素上的差异往往也是难以察觉、理解和处理的。

  1)时间与空间

  不同的社会文化可能具有不尽相同的时空观。首先,人们在时间观念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倾向于把时间看作是必然的、线性的和稳定流动的。他们还具有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的信念,具有强烈的当前和近期导向。拉丁美洲人则倾向于把时间看作是连续和难以计划的,认为在一个时间许多活动同时发生的复杂情况是自然的。在他们看来,人和关系比计划更重要,活动是按照其自身规律发生,而不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时间表生的。

  由于时间观念的差异,人们在时间的使用方式上往往表现迥异。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决策所要求的时间是与决策的重要性成正比的。但是,如果某笔生意谈的时间太长,美国人可能反而认为对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美国人喜欢直截了当,主张迅速达成交易,因此在与日本经理交往时,往往会吓走对方,或者使谈判时间拖得更长,因为日本经理会认为美国人唐突而没有礼貌,从而更加谨慎地行事。

  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人们需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于营销实践具有许多重要影响。例如,一家美国烟草公司在向某一亚洲市场引入一种过滤嘴香烟时,曾以过滤嘴香烟所能带来的未来利益——减少肺癌风险作为广告宣传的主要产品利益。结果不久,市场中就显示出了失败迹象,因为在该市场中的人们在时间观念上具有强烈的当前导向,未来利益在该社会中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其次,人们在空间观念上也可能存在差异。美国人总认为,大的就是好的。因此,在美国人的公司里,办公室一般按照职务等级或声望高低,而不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分配。董事长拥有最大的办公室,其次是执行副董事长,等等,依次类推。日本人可以几个人共用一张办公桌,美国人对此会感到很不自在。美国人往往把经理人员的办公室同所属机构的工作现场分隔开来,法国人则喜欢把经理人员办公室设在所属机构的中间。南美洲人同别人谈生意时,总是靠得很近,几乎是鼻尖对鼻尖,而美国人普通商务会谈要求保持比较远的距离,极其私人性事情才要求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因此,在南美洲人同美国人谈生意时,常常是美国人往后退,南美洲人就向前进,结果不欢而散。

  2)象征

  象征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所谓象征,美国当代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是“一件由使用它的人赋予它的价值和意义”,而象征的意义是“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们的人类,是人类加在物质的东西和事件之上的”。象征是重要的,因为象征能帮助人们以最小的努力迅速地进行复杂思想的沟通。

  现在,许多公司都通过产品命名或品牌设计来使它们的产品具有象征价值。例如,汽车制造商对用动物名(如野马、美洲豹、蓝鸟)给其汽车命名就一直保持着较高热情,希望以此来赋予汽车以某种特点和个性,诸如快捷、灵活、勇敢、力量等。

  颜色和服装等也具有象征价值。红、黄、绿、蓝、紫、白、黑等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一般来说,如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喜庆,黑色代表哀伤或庄重肃穆,绿色象征生命、青春与和平。但在不同的国家,相同的颜色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蓝色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是最有男子汉形象的颜色;而在英国和法国,红色才具有相似的意义。在日本,灰色是同廉价商品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美国人来说,灰色却代表着昂贵、高质量,并且值得信赖。人们有时也赋予服装、首饰及其他饰品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制服代表着某一群体或组织的成员,长袍代表性保守,紧身衣和暴露装代表性开放,昂贵的珠宝代表一定的社会阶层或财富。

  3)契约与友谊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契约是不作为商业活动重要依据的,商业关系主要服从并受制于行政指令和人伦关系的道德原则。在传统上,中国商人最关心的是其潜在贸易伙伴的信誉,而不是契约本身。既使在今天,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存在的

  就何时才算达成契约而言,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的理解可能不一样。在俄罗斯人和希腊人看来,契约的签订仅仅是严肃谈判的开始,而且谈判要一直持续到整个项目的完成。中国人和美国人则一般把契约的签订看作是谈判的结束。在契约签字上,中国人认为举行隆重的合同签字仪式是一种重视,而阿拉伯人可能认为要求在契约上签字是对自己的侮辱。在谈判的内容上,在一些国家,有些内容是由法律或习惯规范的,所以并不需要专门进行协商、谈判,而同样的内容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必须经过当事人双方经过详细谈判后加以确定同样,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在决策程序、谈判风格、风险策略等方面也可能会存在差异。

  友谊是另一个重要的非语言文化因素。友谊同契约类似,意味着双方之间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通过朋友和邻居进行产品分销是行不通的,因为那里的人们对向朋友推销以获利的行为具有极度的反感。在墨西哥,通过家庭主妇进行某些产品的分销则可能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墨西哥妇女认为推销能为她们提供一种参加社交活动的绝好机会。事实上,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友谊意味着不同的义务和权利。众所周知,美国人能够容易、迅速地建立友谊,而失去友谊也是容易的,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美国人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中国人建立友谊则要缓慢得多,而且是慎重、认真的。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要慎交朋友。

友谊常常能代替或补充法律和契约制度以确保商业和其他责任的履行。在一些商法典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社会,人们往往坚持只同朋友做生意。例如,在中东国家,经理人员赢得潜在顾客友谊的能力,在获得或失去机会方面就是非常关键的。类似的一种情况是,在许多国家(如日本),由于顾客与小零售商之间的友谊,夫妻店之类的小店铺具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新的零售机构的进入则非常缓慢和困难。

  (4)礼仪与礼节

  礼仪与礼节代表社会交往中一般被接受的行为方式,它也可能导致人们相互间的误解或不自在。在一个文化中被认为粗鲁无礼和令人讨厌的行为,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是十分正常和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例如,在中国和其他一些东方国家,坐着时跷二郎腿在许多场合(如晚辈在长辈面前)会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不尊敬或者是缺少教养和没有礼貌的。对一个阿拉伯人亮出鞋底,也是不礼貌的。但在美国,则会被认为是普遍的和可接受的。因此,许多美国广告都有跷二郎退,或者把双脚搁在桌子上的画面,而且画面中的人物悠哉游哉,充满自信。又如,与印度人谈话时,不盯着对方看表示尊敬。而在美国,直盯着谈话者的眼睛才表示尊敬。

  总之,适当的礼仪和礼节对于企业营销尤其是人员推销和广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营销人员必须懂得,在自己文化中是自然和适宜的礼仪和礼节,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是非常不当的。

责任编辑:NO·023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
相关推荐资讯
海报
中陶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