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资讯










卫浴属于家居大件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多被要求预付订金,目的是让商家能更好地履行对商品的运输、安装等一系列责任。但近日台州临海市部分市民的遭遇,却令人匪夷所思:交了订金还没收货,门店却突然关门了。
交了订金,门店却突然关门
据中国台州网报道,早前,临海市民刘女士在伟星新城小区置业,最近正在装修,打算暑假后入住。其在装修卫生间时,选择在恒大建材城某卫浴店购买商品。刘女士称选择这商家,一是因为朋友介绍,二是出于对大品牌的信赖,不意却出现问题。
据了解,刘女士于5月15日来到卫浴店,期间看中了一套卫浴产品和一个橱柜,在销售顾问的推销下,当场便把货款全额支付。一般情况下,在购买大件商品时,消费者只需支付双方约定好的订金,剩下的金额可在收货后结清。刘女士为此解释:“本来可以收到货再结账的,销售说自己这个月任务没完成,希望我帮帮忙,我想东西都订好了,钱早给迟给都一样,反正店开在这儿也不怕赖,就把全款给交了。”随后刘女士向台州网记者出示了名为“临海市康家卫浴生活馆订货合约”的单据,当中写了几件商品的型号款式,总价为8500元。
订货后,刘女士就请了设计师和店家到新房量度尺寸,但因防水管道没铺设好,因此将收货日期拖延至6月底。但她于6月27日再度前往恒大建材城商讨装修事宜时,却发现卫浴店的大门已被锁起,而且已经联系不上老板柯先生。
非单一案件,市场管理方正寻求解决办法
有着同样遭遇的,并不止刘女士一个。台州网记者随后加入了一个由有同一遭遇消费者组成的微信维权群,发现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交了订金收不到货,其中不少人还和刘小姐一样支付了全额。
台州网记者到恒大建材城发现,涉事店铺大门紧闭,不过却在店门边贴有储备店长招聘广告和导购单,可见店铺关门事出突然。附近商家透露,涉事店铺售有多个知名卫浴品牌的产品,店员6月25日还在往外边搬货,不料26日就关门了。
随后,记者到市场管理办公室找到恒大建材城副总经理朱永钢,他透露,涉事店铺关门,最大的原因在于店主遭遇个人债务问题,为避免债务纠纷影响到门店经营,便贸然停止营业。朱经理表示这样的处理方式明显失当。
朱经理表示,市场管理方接到消费者反映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老板柯先生,并和消费者一起向公安及市场监管部门报了案,同时对消费者的损失情况进行了登记。及后,市场管理方陆续与涉事店铺的几个供货商取得联系,供货商之一的“志邦厨柜”已明确表示会处理事件,而其它供应商则仍在协商中。
朱经理称,涉事店铺的老板柯先生曾主动联系他,告知库存还有一些货物,可解决消费者部分需求;另外,他也试图寻找合适的债权方转让整个店面,让已订货的客户能得到后续服务。
消费者注意别掉进“订金陷阱”
案件中,涉事店铺老板柯先生虽然遭遇债务危机,但收了订金不发货、还无声无息关掉店铺的做法相当不妥,作为商家,就算处于怎样的情况下,也不应罔顾消费者的利益,贸然闭门避债。而他所说的正在寻找合适债权方以转让整个店面,直到截稿前,还没有着落。希望柯先生、恒大建材城管理方以及市场监督部门,能尽快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案件中的刘女士以及其他一些消费者,在收货之前就付足全额,这种做法也过于单纯。刘女士是在听到店员的业绩“苦况”后,才答应支付全额,而陷于这种“苦肉计”,作为消费者是极为不明智的。况且,现在有些不良商家,还会在订金上玩起文章。
例如2016年5月31日,就有网民在论坛上发帖诉苦,称自己在一品牌卫浴店买了两套卫浴商品,包括包括两套花洒、两套洗脸池和两个马桶,老板原本说的总价是7600元,不过要先支付一半钱即3800元,加上淋浴房的1000元作为订金。但后来买家自己算账时发现其实总价是9000元,随后他致电店铺老板,不过对方已不承认原本承诺的7600元总价,该消费者唯有上网寻求解决办法,事件至今仍没有水落石出。这种“订金陷阱”事件,相信很多消费者也接触过。
关于购物时的预付款,消费者必须知道
一、在购买家居及卫浴产品等大件商品时,不要轻易下订金或定金,必须在和商家确认好产品、价格、收货时间,并签下合同的基础上,才支付订金或定金。
二、订金不同定金。订金并非规范的法律概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金额由买卖双方自由约定,若卖家不能履行合同,则需原额归还订金。定金则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商家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三、在购买大件商品时,如果是定制,消费者才需支付定金,如果不是,则无需支付定金。不过这时如果商家要求的不是定金,而是订金,则可以经双方协商后,由消费者进行支付。
四、部分无良商家会以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先支付订金,而所谓优惠商品却有一些缺憾或服务上有所限制,一旦消费者拒绝该“优惠商品”,无良商家就会借机推销高价商品,消费者一般会因已支付订金,从而妥帖,这就是典型的“订金陷阱”。遇到这种情况,要第一时间向消协或监督部门反映,不要选择妥协。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